大鳳垃圾轉運站地上部分綠化效果圖。
福州新聞網9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趙錚艷/文 陳建國/攝) 地上像美麗的街邊公園,地下是自動化的垃圾轉運站。福州首座地下垃圾轉運站——大鳳垃圾轉運站在本周內可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力爭年底前建成投用。
昨日,福州晚報記者獨家探訪施工現場了解到,該轉運站在功能設計上將充分體現綠色、環保、智能等特點。
轉運站主體結構 封頂在即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烏山西路與西二環路交叉路口西南側的工地,看見一座比路面高出半層的建筑,工人正在進行主體結構封頂施工,其下別有洞天,地下層深度約10米,這便是在建的大鳳地下垃圾轉運站。
鼓樓區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轉運站為福州首座地下垃圾轉運站,位于原大鳳垃圾轉運站附近,總面積3400平方米,預留高架用地,實際用地約2850平方米,設計日轉運垃圾100噸,比原轉運站設計日轉運量增加兩倍多,可服務周邊約4萬戶居民。
項目于去年底正式開工,目前施工正“快馬加鞭”,本周內就可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接著,室內裝修、設備調試與室外綠化同步進行,力爭年底前建成投用。
垃圾壓縮轉運 都將自動化
該轉運站為兩層半結構,作業區在地下的兩層,其中負一層為卸料區,負二層為壓縮區,地面半層為管理用房(中控室所在)。出入口則設置在西北側和東側。
這座地下垃圾轉運站建成后如何運作呢?記者進行了一番詳細了解。
據介紹,密閉高位收集車將收集附近居民區生活垃圾,車輛到達轉運站前端自動稱重,卸料間卷簾門自動打開后,收集車按照中控室指令進入站內指定卸料工位卸料。同時,噴淋、降塵、除臭、負壓抽風系統和離子送風系統啟動,該系統每小時換氣可達10次以上,即使夏季也不會有特別刺鼻的臭味。
垃圾箱裝滿后可自動進行強力循環壓縮,壓縮過程中采用真空抽吸系統收集污水。移箱系統及時將滿箱移至升降平臺,通過先進的液壓舉升平臺技術,將滿箱舉升至地面。最后,采用拉臂車甩掛運輸,將密閉箱運輸至紅廟嶺垃圾處理場。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設備已采購到位。投用后,該轉運站垃圾壓縮轉運將自動化,地下可實現無人值守,只要通過中控室進行數字化管理。
原大鳳垃圾轉運站建于1996年,離福州教育學院附中大門僅20米左右,采用吊裝形式轉運,原設計日轉運量30噸,隨著周圍人口密度增大,該站實際日轉運垃圾量約70噸,急需進行改造提升。
通過論證,有關部門決定將大鳳地下垃圾轉運站設在烏山西路與西二環路交叉路口西南側,原轉運站已于去年初拆除。
高空俯瞰大鳳垃圾轉運站工地
相關鏈接:
大鳳地下垃圾轉運站有三大優點
優點一:周邊環境更宜居
大鳳地下垃圾轉運站離居民區較近,可及時快速轉運垃圾,減少垃圾滯留時間,避免生活垃圾積壓、發霉、發臭。
優點二:堆坡綠化更美觀
該轉運站的作業設施設置于地下,充分向地下要空間,同時,地上部分仍保持為城市綠地,綠化率約達67%,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保持良好的環境視覺效果。地面層將進行堆坡綠化,外觀上就像街邊的公園。
特點三:除臭降噪更環保
轉運站采用水平壓縮轉運系統,地下工作區為全自動化控制,先進設備及工藝能有效防止臭氣散溢及液體溢出,還能降低作業過程中的噪聲。
據悉,該站選用的垃圾轉運站作業系統將來可同有關部門信息化管理平臺對接,實現環衛作業的精細化管理。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