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源“發明達人”發明骨折復位器 幫助患者康復
游碩正在研究四肢長干骨骨折復位固定器。
福州新聞網9月13日訊(通訊員 羅網宣)金屬棒、克氏針、連接環、加壓螺釘……幾個簡單的零部件,這就組成了羅源縣中醫院中醫骨傷主治醫師游碩的專利發明——四肢長干骨骨折復位固定器。
這個固定器有何特別呢?“在不切開患者的皮膚及軟組織的條件下,通過設于體外的固定器和斷骨接觸的克氏針,達到對斷骨進行矯正和固定的目的。”游碩介紹說,這樣能摒棄中醫、西醫治療的缺陷,減少患者痛苦,而且治療費用要比西醫低,治療周期比中醫短。
“由于治療周期長,有的患者臥床兩三月長滿了褥瘡,有的覺得難熬放棄了治療。”在長達20多年的骨科行醫過程中,游碩發現,傳統的四肢骨折治療手段(依靠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存在著固定不牢固的情況,后期易引起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問題。
如果選擇手術,要開刀進行內部固定,會影響骨痂生長,并且要進行二次手術,增加了患者痛苦。
游碩接觸的病患里,不少是農民,收入不高,有些人甚至是一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對于他們而言,采用西醫手術治療,雖然一周內可以出院,但治療費用較高;選擇中醫的保守治療,治療費用雖低,但要住院或臥床兩個月。
如何讓患者看得起病又減少痛苦呢?“內外兼治,筋骨并重,將中醫和西醫治療的優點結合起來。”2012年,游碩開始了潛心研究。他的同事告訴記者,在辦公室里,游碩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的,有時他還忙到通宵達旦,后來醫生、護士都叫他發明家。
2016年,他的四肢長干骨骨折復位固定器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今年,游碩在朋友幫助下,將發明專利由圖紙變成了模型。
“我以前只是鑒江鎮衛生院的倉庫管理員,后來趕上國家的好政策,努力考上衛校,成了骨科醫生。”游碩說,“正因為這樣,我更要努力為患者減輕痛苦。”
目前,游碩還在完善他的發明,以爭取盡早投入到臨床應用中。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羅源高效“治違” 年內處置違法建設28.07萬平方米2017-09-14
- 羅源利用大數據繪“廉情地圖”2017-09-07
- 羅源縣建立綜合幫扶機制 幫扶責任人帶動貧困戶脫貧2017-08-24
- 羅源縣惠民資金網上線 已上傳14個項目惠民資金2017-08-21
- 羅源碧里鄉西洋村重整“花園村” 拓寬致富路2017-08-20
- 羅源白塔鄉鳳坂村綜合施策 5戶17人均已全部脫貧2017-08-01
- 福州七縣(市)10大人氣鄉鎮評選 羅源這11鄉鎮美到讓人驚嘆2017-07-28
- 羅源尤光被故居舉行廉政講壇 30多人聆聽《清風正氣》黨課2017-07-23
- “火星果”豐產果農盼銷路 愁煞“火星人”2017-07-22
- 羅源擬建高端養老養生休閑旅游度假綜合體項目2017-07-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