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屏東河截污年底可基本消除黑臭 沿河征遷約超9成
屏東河兩岸部分舊屋已開始拆除。
福州新聞網9月1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謝聯靈 陳海東 通訊員 彭輝/文 記者 陳建國/攝)這兩天,屏東河開始建設新的截污管,取代滲漏、淤塞等問題纏身的舊管。與此同時,沿河征遷工作加速推進,目前簽約率超過9成,力爭盡快騰出空間確保明年5月前建成沿河步道及串珠公園。
清淤全部完成
截污后可基本消除黑臭
屏東河全長1200米,上游接龍峰河,下游接五四河,沿河有12個排污口,水流滯緩,長期淤積,造成水體黑臭;一遇暴雨,極易內澇,有時水深及腰,居民叫苦不迭。
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則,屏東河從今年4月起采取“清淤、截污、活水”及沿河景觀提升的綜合治理措施。
記者昨日在屏東河邊看到,清淤后河水變得干凈了,有的河段甚至可見河底的青條石。河中正用沙袋圍堰。施工方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世鍇說,隨著屏東河清淤全部結束,本周起已轉入截污工程。
“屏東河主要存在截污管滲漏、淤塞以及河水倒灌等問題,所以整條河的截污管要全部新建。”劉世鍇說,截污工程首先從冶山路南段開始,預計年底完成,屆時全部污水將進入截污管,不再污染屏東河,從而基本消除黑臭。
第三步,是建設讓水活起來的“分水建筑”。屏東河起點將建一處鋼壩,提升水位,形成落差,讓水動起來。
劉世鍇說:“和市里的聯排聯調工程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電腦控制水位,比如現在臺風要來了,需要降水位,就把鋼壩放倒,和河底齊平,放水。”
另據介紹,“分水建筑”還能讓屏東河控制在1米至1.2米的水位,滿足景觀提升需要。
屏東河步道效果圖
提升沿河景觀
將建步道及串珠公園
改善水系周邊環境,是水系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根據市里提出的截污管不斷、路不斷、綠化不斷、燈不斷的“四不斷”原則,屏東河兩岸將進行大的改造提升,種樹,亮燈,建景,建設1.2公里長的步行道及串珠公園。同時,要啟動沿岸紅墻新村及周邊舊屋區征遷改造。
據鼓樓區內河辦陳興潤介紹,征遷完成后,按照市政規劃,擬打通斷頭路,在紅墻巷擴建一條雙向四車道的市政道路,連通華林路和觀風亭,扣除河道后雙向路寬約20米。
記者在施工現場注意到,華林路與紅墻巷交叉處的一處公廁已完成拆遷。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擬在周邊建起公園,成為內河串珠式公園建設的一顆“珍珠”。河邊的步道及串珠公園有望在明年5月前建成。
記者看到,眾多舊屋區緊挨著屏東河,征遷成了一大挑戰。據介紹,屏東河沿岸紅墻新村及周邊舊屋區征遷改造工程,涉遷居民756戶,征遷面積近8萬平方米。作為鼓樓中心城區,涉及的省直單位多、老年人多,房屋產權復雜,征遷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
黨員帶頭爭先
征遷簽約率已超9成
9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紅墻新村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征收指揮部采訪,恰好遇上臨時黨支部掛牌成立。鼓東街道及紅墻新村舊改指揮部的全體黨員參加成立儀式,并重溫入黨誓詞,為征遷沖刺進行再動員。
黨員帶頭并通過一線考察機制推動,是征遷提速增效的關鍵。征遷一組原組長劉榕楷,家有兩個老人、一個幼女,每天早出晚歸,堅持一線解答、宣傳。8月24日下午,其聲帶發炎導致失聲,他仍堅守指揮部,為征遷戶計算安置面積,用筆談的方式交流溝通。
觀風亭街120號是民房,產權歸屬復雜,產權人有三個。鼓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麗琿說:“兩個是高齡老人,交流溝通和解讀政策都很吃力,另外一個人在國外,我們多次聯系,代理人開頭以工作忙抽不開身拒絕。”
陳麗琿帶著工作人員耐心走訪,終于說服在國外產權人的侄子陳先生,由其作為三個產權人的代理人辦理相關手續。
但臨到簽約,陳先生又面露難色。原來他把店面出租做電器生意,電器店物件大,時間又緊,租戶一下子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不愿意搬遷。陳麗琿主動與民房工作小組的公正經合社書記黃德江聯系,一起幫忙找新店面,僅用了2天,新店面就找到了,簽約也順利完成。
這個沿河征遷項目于8月21日啟動,至今簽約率已超9成。據了解,屏東河綜合治理為期2年,預計2019年4月全部完成。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福州7大水系治理項目全動工 屏東河比以往清澈不少2017-05-01
- 福州市屏東河旁管道排污水 部門:已著手修復福2016-10-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