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月征遷26萬平方米 福州高新區多個停滯項目重啟
張康妹(左三)與包村干部江祥昭(左一)、趙善洪(左二)、建平村黨支部書記吳向榮在自家房子前合影留念。張康妹高舉拇指,為干部點贊。
福州新聞網10月3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汪永輝/文 記者 陳濱峰/攝)“已經搬了好幾天,干部們為了讓我能搬完,特地推遲了外圍的征遷時間,還主動要求提供保安給我搬家,真的很好,我要為他們點贊!”10月28日上午,在福州高新區建平村,七旬被征遷戶張康妹主動在老房子前和征遷干部們合影,并豎起了大拇指。
這只是很多被征遷戶向福州高新區干部點贊的一例。9月30日到10月28日,高新區海西園和南嶼鎮共簽訂協議、拆除建筑近26萬平方米,交地741畝,6條停滯多年的“斷頭路”被打通,多個項目交地,一大批重點項目如火如荼地建設。
工作一碗水端平 群眾支持政府
張康妹告訴記者,建平村六七年前就說要征遷,可是地拆了做什么、補償標準是怎樣的,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這次征遷動員開始以后,干部不厭其煩天天往她家跑,把“原拆原遷、拆了蓋小學,村民的孩子以后都能入學”等詳細解釋清楚,她七十多歲了都聽得很懂,覺得這是好事,當然要支持政府。“特別是包村干部江祥昭,經常來,家里的狗看到他都不叫了,還搖尾巴。”
江祥昭告訴記者,除了政策解釋清楚,群眾如此支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高新區在此次大規模行動中,定下一條鐵規矩,就是“一碗水端平,按政策補償,什么勢力關系都沒用”。
這次征遷行動,自始至終按照書面政策來做,哪里該補償、標準是多少統統一樣,而且會張貼出來,讓群眾看得到、看明白。比如,在高新區實驗小學項目用地征遷中,有28棟房子是征遷政策規定的時間點以后搶建的,因此一分錢都沒補償。這獲得其他群眾的認可,短短12天內,項目涉及的93戶被征遷戶全部簽訂了征遷協議。實際上,這個項目在2010年就決定征遷了,一直拖到前不久。
南嶼鎮攻堅隊成員唐天國同樣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他跟團隊負責兩園3號路的征遷工作,而他自己在南嶼鎮新聯村的家也在征遷范圍內,附近一二十戶都看著他,看他會不會給自己謀利益,多獲補償。唐天國告訴記者,他在征遷現場公開簽訂協議,嚴格按照政策進行補償,白紙黑字讓其他人看清楚。于是,那些村民很快全部簽訂協議,多年的堵點迅速貫通。
干部現場辦公 當場解決問題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葉仁佑28日形象比喻說,攻堅克難不是坐在辦公室里,而是要到一線,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水親自試了才知道溫度”。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林勉建表示,一個月來,高新區黨工委領導堅強有力,每周六,黨工委書記許舜舉、黨工委副書記葉仁佑帶領高新區各部門負責人、南嶼鎮村鎮辦主要領導、各項目負責人,到重大項目現場召開推進會,查看點評一周的拆遷、交地進
展情況,協調解決問題,工作做到位,群眾當然都很支持。
高新區實驗小學項目被征遷戶老林說,征遷協議簽訂后,需要按規定時間搬離,可是他兒子娶親在即,搬走后沒地方辦酒宴。當時他跟負責征遷的干部商量推遲幾天搬,干部覺得有些為難。葉仁佑得知此事,當即表示可以推遲。最終,老林在家里熱熱鬧鬧為兒子辦了喜宴。
南嶼鎮人大主席唐伯文帶領的攻堅隊對工作深有體會。“每天都是在征遷現場,或者在群眾家里,一個月做那么多的事情,有成就感。群眾從不理解到夸贊,現在干部都很有干勁!”唐伯文告訴記者,做思想工作時吃閉門羹是常事,被罵的情況也不少見,“ 主要靠耐心,今天不理,明天再來。來的次數多了,村民的心也就被磨軟了。”
“短短一個月,完成這么大的工作量,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真的給力。”網友“SIMIN”在高新區的微信公眾號上點贊。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州3個月完成85條河道交地任務 征遷183萬平方米2017-10-13
- 福州臺江紅星社區提前完成征遷任務 黨員帶頭簽約2017-09-11
- 福州臺江兩地塊征遷項目抽取選房順序號 共172戶參與2017-08-21
- 福州水系治理征遷工作提速 力爭國慶前完成2017-08-14
- 龍巖新羅安排征遷項目50個 房屋征收59.96萬平米2017-08-09
- 長樂文武砂鎮推動濱海新城征遷 已簽約200多戶2017-07-21
- 廈門枋湖片區10年征遷攻堅 將建人居新城2017-07-18
- 福州鼓山鎮兩重點項目征遷完成 省兒童醫院10月施工2017-07-15
- 高新區又一重點項目主體結構封頂 預計年底前竣工2017-07-13
- 泉州市加快建設步伐 特色園區聚集效應顯現2017-07-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