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外賣行業快速發展,有的商家卻有點失落,因為外賣平臺對餐飲企業的抽成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餐飲店轉而發展外帶(即由消費者網絡預約后自己到店取餐),希望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外帶常見的模式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打包”,而現在餐飲店推出的外帶則是商家的主營業務,店內一般不設堂食區域,只有柜臺和操作間,布局完全圍繞“外帶”進行設置,為了拓展客源,商家和消費者大量使用微信和網絡預訂方式。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外帶模式要想讓消費者接受并成為市場主流,能否讓利給選擇外帶的消費者或是成敗關鍵。
外賣平臺抽成
擠占商家利潤
“看起來生意很紅火,但其實賺不到多少錢,因為外賣的成本變高了。”昨日,在建新南路附近開餐館的莊宇欣告訴記者,由于部分消費者已初步形成點外賣的就餐習慣,現在多數的餐飲外賣平臺都取消了對餐飲企業的補貼,并開始收取高額的抽成,中小餐飲企業的成本大增。
“部分平臺對我們按菜品價格20%到25%的比例收取提成。”小莊說,隨著外賣平臺抽成比例和外送費用的提高,現在這部分費用已經占餐食成本的15%到20%,而商家自身的利潤僅剩5%到7%。
外賣配送費用增加也讓消費者感受到了壓力。不少消費者表示,一些套餐如果在店里吃,一般花費20元左右,而如果通過外賣平臺送餐,就要多花十幾元。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寧可多走幾步到店里吃”。
記者調查發現,外賣成本增加對中小餐飲企業的影響最大,因為大型餐飲企業有自己的流量入口和固定的消費人群,在與外賣平臺的談判中有一定的話語權,而中小餐飲企業發展外賣業務只能通過現有的外賣平臺,話語權也被平臺控制,只能被動接受平臺的相關決定。
商家發力“外帶”
降成本拓市場
盡管外賣給中小餐飲企業帶來經營壓力,但這畢竟已成趨勢,且減少在店消費人數也可以縮減店面面積降低租金成本。為增加收入來源,福州不少商家動起了發展“外帶”的念頭。
記者昨日在湖東路看到,這里有部分西式餐飲店,實行的就是外帶模式。和傳統提供打包服務的餐飲店不同,這類餐飲店的面積很小,沒有堂食區,只有柜臺和操作間,消費者到店點完餐之后就可將食物帶走。
一名開展外帶業務的商家告訴記者,起初他們這么做是因為租不到足夠大的店面,就全力做外帶。沒想到隨著形勢的變化,因為這種方式成本低,接受度也高,周邊很多商家也開始效仿。從目前的情況看,外帶的銷量已經占總銷量的兩成以上。
記者調查發現,現在福州不少餐飲店都推出了外帶業務,涵蓋的品類包括中西快餐、簡餐、家常菜等。在取餐方式方面,出現了用微信預約取餐和到店現選自帶兩種方式,有的商家還設計了專用外帶保溫包裝,并推出各種優惠活動鼓勵消費者外帶食物。這些餐飲店要么位于繁華熱鬧的商圈和商務區,如五四路和湖東路,面向附近趕時間的白領;要么位于大型的居民區,如五四北片區的部分大型住宅聚集區內,面向不想在家做飯的居民。
記者采訪獲悉,與堂食和外賣相比,外帶的確是一種低成本、高回饋的經營模式。從多數餐飲商家的情況看,發展外帶業務可以省去15%到20%的外賣平臺收費,減少5%的服務人員管理費,降低20%的門店租金成本,總成本降低約四成,這些節約的成本可以用在提升服務和食品品質上,從而讓企業更具競爭力。
要想發展壯大
面臨不少困難
商家推廣外帶也面臨不少困難。
福建省餐飲烹飪協會相關人士說,餐飲店不能簡單地將外賣改為外帶。外帶一般面向“順路客流”或者意向較強烈的客戶,為留住這部分客群,需要在價格方面進行讓利。但是,現在部分餐飲店做外帶,并沒有把不通過外賣平臺節省下來的費用讓利給消費者,價格同堂食價格沒有區別,品質、品相甚至和堂食有不小的差距。
同時,在互聯網訂餐方面,外帶與外賣的便利性等方面相差甚遠。因此,要推廣外帶,餐飲企業就要設置專門的外帶訂餐、結算系統,以及取餐窗口、獨立的質量標準體系等。
此外,外帶產品的品質、消費者時間成本等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當等餐的消費者超過兩個人時,再進店的消費者繼續等待的可能性極小,這個問題只能通過信息系統提前預約的方式解決。
因此,在行業專家看來,雖然發展外帶大有前景,但在現有“單打獨斗”為主的環境下,外帶想要發展壯大仍然受到不少制約。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南京一餐飲店油鍋上蹲著活老鼠 廚師拿做飯勺撲2017-04-29
- 日本一餐飲店倉庫監控內現大棕熊 15噸梅子被熊偷吃2016-11-07
- 廈門首例:餐飲店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 當事人將被追究刑責2016-10-22
- 外賣平臺刷單:獲取閑置手機號碼成新用戶賺取補貼2016-10-20
- 廈門一餐飲店毀林擴建 多部門聯手拆除2016-08-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