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建專家為榕城治水“把脈”
福州新聞網11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在對福州的城市水環境進行先期調研后,10日,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章林偉在福州第十一期“左海大講堂”上,就福州水系綜合治理為我市廣大干部作了專題報告,為福州治水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有益參考。
為何要建設海錦城市
章林偉認為,福州是“有福之州,福在山水,三山鼎峙,一水環流。”歷史上的福州,城里水網密布,河流眾多,以鼓樓為核心的福州古城曾被人們譽為“東方的威尼斯”,城市的內河上,構成了四通八達的水路陸路交通。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地、水的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
據介紹,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包括福州在內的部分城市,水文影響主要表現在:水生態破壞,河道硬質鋪砌過多、大量采用橡膠壩營造水景觀,破壞了水體自然流動,導致水體功能喪失、降低自凈能力;水環境惡化,水體黑臭現象普遍;水資源短缺,水安全受威脅,城市“逢雨必澇、雨后即旱”現象嚴重,以及水文化消失。
由于城市水泥地把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占用,切斷了自然的水循環,雨水被當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章林偉認為,解決城市的缺水問題,應順應自然,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優先考慮把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如何建設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章林偉認為,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就是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加快水污染防治。
章林偉認為,建設海綿城市,首先必須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要借鑒美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其次要實現“快排”,即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方式,實施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
源頭減排,就是利用微地形設計、豎向控制、景觀園林、給水排水等專業技術組合,達到雨水徑流控制的目標,同時解決雨污分流的問題;過程控制,就是削峰、錯峰,延緩和降低徑流峰值,從而降低排水強度,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荷;系統治理,就是通過全方位治理,讓“山、水、林、田、湖、草”構成生命共同體。同時要統籌協調水質與水量、岸上與岸下、生態與安全、景觀與功能等各種關系。
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要科學編制規劃。海錦城市專項規劃,要與水資源規劃、供水節水規劃、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規劃、排水排澇規劃等協調銜接。控制性詳細規劃,要保護管控區域,明確規劃指標,落實重大設施用地布局,保證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安全質量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城市黑臭水體如何整治
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的統稱。章林偉認為,其產生的原因,表象在水上,根源在岸上,關鍵在人上,污染和生態破壞是根本原因。在治理黑臭水體時,要明確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思路。
控源截污,即針對溢流污染采取合流制管網,針對初期雨水污染、城市面源污染、混接污水污染等,采取分流制雨水管網等措施;內源治理,即采取底泥清淤、沿岸垃圾清理等,恢復水體及周邊生態平衡;生態修復,即營造水生動植物生態平衡的環境,確保生物多樣性;活水保持,即做到水體自凈、“流水不腐”;長“制”久清,即建立“河長制”和運行維護長效機制。
與此同時,治理黑臭水體要遵循“由表及里、近遠結合”的原則,既要雷厲風行,也要久久為功。
首先要摸清底數,算清水體周邊有多少污染排放量和污水處理設施收納,重新審視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系統構架,并以問題為導向,適時采取立竿見影的有效措施,如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效能,優先解決河水倒灌等問題。
他舉例說,我市洋里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規模較大,浦東河及周邊河流缺乏補水換水條件,應積極考慮利用洋里污水廠的出水,給浦東河等河道補水;新建污水廠應適當考慮相對分散布局,污水廠規模不宜過大,減少管網建設規模,便于運營維護,方便污水再生,就近回用。
章林偉建議,部門之間要加強合作,形成合力。黨委、政府要統一領導,部門協同、專業融合,住建(園林、環衛)要牽頭組織和實施工程建設,落實排水許可制度;環保部門要加強工業點源治理與監督,強化排污許可制度;水利部門要科學調度、恢復水動力;農業部門要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發揮作用;發改部門要在項目立項審批、投資安排、財政維護資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給力支持。同時要建立長“制”久清的監管機制,防止反彈。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泰禾杯”羽毛球挑戰賽落幕 草根持拍揮劍榕2017-11-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