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互聯網+”爸媽
今年“雙十一”,家住福州南國金輝小區的大媽們也趕了趟時髦,結伴上網挑選廣場舞演出服裝。
東南網11月14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 文/圖)在家帶孫輩,偶爾跳跳廣場舞;或者端著保溫杯,喝著枸杞泡花茶;抑或是微信轉轉雞湯文,發發紅包……我們的爸媽業余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如果你的印象還停留在這些內容,那你就out了。日前,網上大數據平臺發布《爸媽的移動互聯網生活報告》顯示,全國有近3000萬中老年人是剁手黨,其中,50歲~59歲臨退休人群是主力軍,占比高達75%。此外,過去9個月,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網購人均消費近5000元,人均購買的商品數達到44件,購買力驚人。
“互聯網+”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爸媽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他們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熟悉程度正在加深,正通過智能手機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生活。
爸媽們的生活有多潮,記者帶你去看看。
攝影已經成為福州的林大姐業余生活的主要愛好。
愛攝影 手機電腦全“玩轉”
今年78歲的鄭老先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退休后,他玩起了攝影,采風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拍攝出了不少美輪美奐的作品。
“我經常要用電腦處理照片,電腦怎么操作我已經很熟悉了。”鄭老先生告訴記者,他會使用好幾種圖片后期處理軟件。對于自己滿意的作品,他也會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出來,或是發到攝影愛好者的群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今年,鄭老先生和幾位朋友分別去了云南和歐洲旅行采風。鄭老先生介紹,自己出行的機票、景點門票都是通過網上預定的。“一來省得排隊,二來方便提前做好旅行路線計劃。”鄭老先生說,他越來越喜歡“互聯網+”帶來的各種便捷的出行方式。
在福州某商店購物時,陳阿姨通過掃碼完成支付。
愛網購 “雙十一”熬夜血拼
上周六,適逢“雙十一”。當天,家住福州市倉山區南國金輝小區的大媽們也趕了趟時髦。她們趁著“雙十一”打折,結伴上網選購廣場舞演出服裝。
今年58歲的楊阿姨,已經有2年的網購經驗。她告訴記者,今年“雙十一”,她早早就加入了購物大軍,半個多月前就交了定金,預定了好幾樣商品。“雙十一”凌晨,她還和許多網友一樣,熬夜血拼搶購。
“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我也是‘剁手’一族。”楊阿姨熟練地打開自己的手機應用,向記者展示自己的購物訂單,清單里有連衣裙、褲子、兒童書籍、紅棗、沐浴露等商品。
楊阿姨說,對于網購,自己已經很有心得了。比如選購時盡量去品牌旗艦店,付款要使用官方支付平臺。另外,對于一些不明來源的“退款”短信不要輕信。
除了購物,楊阿姨還通過“余額寶”“理財通”等平臺在網上理財。“能在手機上實時看收益,我覺得很方便。”楊阿姨說。
愛學習 老年大學課程越來越潮
網上大數據平臺發布的《爸媽的移動互聯網生活報告》顯示,我們的爸媽也很善于理財,50歲以上人群在余額寶里平均存放近7000元,而余額寶所有用戶人均存放金額僅有4000多元。
旅游方面,今年前9個月,50歲—59歲人群出行愛去的國內城市是上海、香港、麗江、重慶和宜昌,國外熱門旅游目的地包括泰國、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等。在音樂方面,我們的爸媽也不僅僅聽懷舊歌曲,許多年輕人喜愛的流行音樂也是他們下載的熱門之選。
和爸媽們越來越潮的生活方式匹配的,是老年大學開設的課程也與時俱進。記者從福建省老年大學了解到,目前該處開設的課程中,就有智能手機使用、手機攝影、圖片后期處理、視頻剪輯等比較“潮”的。福建省老年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計算機系開設的這些課程開班以來就受到了老年朋友的喜愛。從報名情況上看,這些課程都非常熱門。
家住福州工業路的林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之前想報名福建省老年大學工業路校區圖像處理班,沒想到網絡報名剛開始一會兒,名額就滿了。無奈,只能等下一批。林女士說,退休后,她的生活一下子清閑了許多,她也想多學習一些知識,跟緊時代,老有所用、老有所樂。
林女士介紹,自己身邊不少朋友都有類似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一點。
特別關注
爸媽們觸網 謹防網絡詐騙
我們的爸媽頻頻“觸網”,越來越潮,遭遇網絡詐騙的風險也隨之而來。記者從全國首個警民聯動的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獵網平臺日前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網絡詐騙數據報告了解到,50—60歲人群遭遇網絡詐騙的人數雖不算最多,但人均損失最大。其中,51—55歲人群,人均損失43600元;56—60歲人群,人均損失44318元。僅次于這兩個人群的是61歲以上人群,人均損失達到32518元。這一組數據與其他年齡段人群相比,金額高出了不少。
福州市公安局倉前派出所警務隊長陳治國告訴記者,近年來派出所接到老人遭遇網絡詐騙的案件趨于增多。這些案件包含輕信網購退款、通過微商購買保健品等。
“許多老人往往在遭遇了詐騙后不自知,甚至在子女和其他人提醒后仍堅信沒有受騙。”陳警官說,近年來派出所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因此民警在開展入戶走訪中也加大對防止網絡詐騙方面的宣傳。陳警官還提醒,子女們要多關心家中老人,多給他們介紹網絡防詐騙知識,對老人異常的用錢、用卡行為,要及時關注,了解原因,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專家觀點
創造更多條件讓爸媽擁抱互聯網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甘滿堂認為,爸媽們生活方式越來越潮是一種可喜現象。從爸媽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反映出如今中老年朋友群體受教育程度的整體水平在提升,同時也反映出子女們對爸媽業余生活給予了很多的關心和幫助。
甘滿堂介紹,目前有一些社工項目就是關于教老年朋友“玩轉”互聯網的,內容包括教老年朋友使用微信等社交軟件,教老年朋友上網掛號、網絡購票等,目的就是讓中老年朋友熟練應用互聯網,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便捷。
“不可否認,中老年人上網尤其是網購會面臨詐騙等風險。”甘滿堂建議,為了讓中老年人更好地“擁抱”互聯網,一方面,社會要多為他們創造一些條件,如通信商可以為老年人推出經濟實惠的流量套餐,公共場所可以多提供一些安全可靠的WiFi信號等。另一方面,子女和社會也要多花心思和精力,教導、培訓中老年人使用互聯網工具,降低他們遭遇網絡詐騙的風險。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改革系列報道七|福建省將實施“互聯網+安全生產”工程2017-11-07
- 福建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名單公布2017-08-24
- 擁抱“互聯網+”時代 傳統銀行以“智能變革”點亮未來2017-08-15
- 第三屆福建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2017-08-03
- “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 京邦國際應時代而生2017-04-10
- 橋牌賽以“互聯網+”形式亮相我省全運會首賽 全國同步舉行零門檻參賽2017-03-20
- 網絡充值、掃碼借還車 福州便民自行車也將互聯網+2017-02-28
- 湖里區運用互聯網+智能燃管 防患于未“燃”有新招2017-02-28
- 滴滴打船 海運業迎來“互聯網+”時代2017-02-21
- 廈門全民參保登記利用互聯網+ 實現“四個第一”2017-01-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發光氣球”安全隱患大 盡量別讓低齡孩子接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