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約而至,給福清大地帶來一絲寒意。然而,行走鄉間巷陌,無論沿海還是山區,卻讓人感受到一股股干事創業的激情,奮勇爭先謀發展、建設美好新家園的熱烈氛圍撲面而來。
在東瀚鎮,依托灘涂圍墾、漁排養殖壯大了集體經濟,濱海旅游業開發又將為沿海鄉村發展增添新動能;在龍田鎮,以“黨建為引領、發揮‘村干部+’作用”為核心的農村治理新模式,正準備在全鎮推廣;在龍江街道東南村,組建了擁有133名成員的鄉賢庫,由德高望重的鄉賢引領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化作陣陣暖流,在福清基層干部群眾的心間盡情流淌,催生出積極創新的發展活力,激發出高歌猛進的昂揚斗志。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積極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社會各界合力,努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園。”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王進足說。
產業旺:群眾生活更富裕
眼下,位于福清市龍高半島東南端的東瀚鎮,正期待一個“融商回歸”項目的落地——在10月2日舉行的福清商會工作交流會上,福清籍企業家林謀悅創辦的廣西國悅集團,與福清市政府簽訂了投資額達40億元的“中國·蓮峰海岸特色小鎮”項目。
“這個項目落地后,將實現對蓮峰村、萬安村等濱海鄉村連片旅游資源的開發,可以大幅增加村財收入,為當地百姓拓展了新的增收渠道。”東瀚鎮黨委書記郭進藹介紹說。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的蓬勃發展。依托濱海資源,東瀚鎮“靠海吃海”,培育出興旺發達的富民產業。
以南潯村為例,該村發揮灘涂資源優勢,通過出讓承包,每年村集體收入約50萬元。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出讓灘涂、海灘,東瀚鎮成功引進了福建京海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建省美泉海洋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實現了從傳統漁業生產向現代化水產養殖的轉型升級,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由美泉海洋公司擬投資10億元建設的蓮峰漁港項目,正在申報國家一級漁港。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漁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并且帶動海洋捕撈、物流運輸、濱海旅游等多個行業的發展。
福清人多地少,農業基礎薄弱;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數外出經商、務工,又減少了鄉村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約土地資源,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并且注重引進在外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凝聚發展合力,培育壯大集體經濟。”福清市領導介紹說。
在漁溪鎮建新村,依托豐富的山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優勢,村兩委積極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生態養殖和現代農業,目前全村擁有淡水養鰻場23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的“漁溪龍眼”種植面積近20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在城頭鎮,由鄉賢、新福興玻璃董事長陳全福投資,計劃在該鎮12個具備條件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不僅每個村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還將引領、帶動一系列“鄉賢產業”落地。
治有方:黨建引領齊發力
“南宵南宵,沒人吃得消。”短短9個字,道盡了江鏡鎮南宵村村兩委曾經的苦衷。南宵村是個人口超過1.1萬人的大村,過去村內矛盾復雜,村干部“對手多”,開展工作困難多,各項成績經常處于全鎮落后狀態。然而,這個難治、難管的萬人大村,如今卻轉變為精品村,原因何在?
“這是‘黨建引領、多維治理’社會治理創新探索行動開展以來,南宵村取得的最大成效。”江鏡鎮黨委書記邱華焰介紹說,南宵村先后建立了黨委委員包片制度、村務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并且發動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有精力的村民參與基層治理,形成了積極有效的社會治理格局。
治理機制理順了,南宵村發展駛入快車道。村里成功引入上市企業利農集團承租村里1500畝流轉土地,既解決土地拋荒問題,又為村集體帶來固定收入,還幫助200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上班”。
南宵村的積極轉變,是福清市積極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縮影。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福清市制定出臺“黨建引領、多維治理”行動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場社會治理創新探索行動。
一都鎮玉坑村的“村民說事”,就是一項有益的探索。面對上訪現象“井噴”、村里工作難以開展的局面,王坑村黨支部改進工作方法,召開了開放性的村干部與村民直接對話會。第一次“說事”有50余位村民參加,對10多個問題做了溝通;第二次公開議事會上,村黨支部和有威望的“說事人”達成一致,共同決定創建2018年美麗鄉村示范村?,F在,玉坑村黨支部已經闖出了一條“村民說事”的基層治理新路子,一都鎮黨委總結、提煉出“村民說事”制度,準備在玉坑村繼續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后將在全鎮推廣。
以黨建為引領,一系列積極有效的社會治理創新探索在福清市各個鄉村落地:城頭鎮草柄村形成16條村規民約,通過將村規民約與建房用地指標、推優資格、參軍、享受村福利待遇等相掛鉤,真正使村規民約成為自覺行為;龍田鎮樹下村完善“村干部+”機制,將退休村主干、老人協會會長、退休教師等納入“編外村干部”序列,實現村務全程監督、公開透明,大大減少了工作阻力……
鄉風美:生態宜居好家園
一條清澈明凈的小溪從村中穿過,青翠的竹子、鮮艷盛開的三角梅、枝繁葉茂的大榕樹立在溪邊,將這座村莊打扮得清新而美麗。這里就是正在積極創建福清市“精品村”的城頭鎮首溪村。
“風景秀麗、干凈整潔的村莊,已經具備了生態宜居的優勢。”首溪村黨支部書記陳昌旺十分自豪地介紹說,首溪村更大的優勢,在于“鄉風美”——為河道增添綠意的竹子、榕樹、三角梅,都是在外鄉賢捐贈的。
綠化、美化家園,只是首溪村鄉賢回饋家鄉的行動之一。今年4月初,首溪村成立了鄉賢會,并且設立首溪村發展基金會,募集了100多萬元捐款專門用于支援家鄉發展。目前,鄉賢會已經吸引了128位鄉賢加入,成立了33人的理事會和一支60多人的鄉賢會志愿者隊伍。
“端午節、母親節、中秋節,我們組織了聯誼會、百米長桌鄉村茶話會等活動,頒發榮譽村民、杰出志愿者、最美家庭等榮譽。”鄉賢會理事、志愿者代表陳富感慨地說,這在首溪村的歷史上從未有過,有的鄉賢專程從澳大利亞趕回來當主持人,大家都覺得整個村莊的文明風氣煥然一新。
通過大力推動移風易俗,文明鄉風已經吹遍了福清大地。
龍江街道東南村將黨員、企業家、有威望的老人會成員、村民小組長等逐一梳理,組建鄉賢庫,共發展在冊鄉賢133名。移風易俗,鄉賢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鄰里糾紛,鄉賢參與調解,在鄉賢的帶動下,正在形成人人遵紀守法的好鄉風、好民風。
鏡洋鎮今年評選“好兒媳、好公婆、好家庭”34人、星級文明戶17戶,善行義舉榜17個,以身邊的先進典型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移風易俗,規范農村建房和紅白喜事,并利用磨石村林下土地規劃建設“生命公園”,剎住了建豪宅修大墓、比闊斗富的歪風。
“好的鄉風、民風,是百姓之幸、子孫之福、和諧之根、無價之寶、傳承之魂。”福清市領導表示,今后將通過全面宣傳倡導新風、加強教育浸潤人心、引導群眾自我管理、先進模范帶頭引領、集中整治陳規陋習等5個方面的努力,在鄉村振興實踐中積極營造文明新風尚。(翁波 毛晨熙)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大北溪整治后變清 百億僑村“顏值”提升2017-12-01
- 羅源南洋村:按下“美麗鄉村”建設“快進鍵”2017-12-01
- 馮鞏領銜 “新時代 絲路情”中國廣播藝術團將走進福清2017-11-30
- 福清“華龍一號”首臺蒸汽發生器吊裝就位2017-11-29
- 福州首次海漂垃圾治理考評結果出爐 福清總分居首2017-11-29
- 福清7座城市公園將增16片球場 生態文化園已施工2017-10-16
- 福清推行集中審批靠前服務 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2017-10-14
- 美爆了!福清沙埔打造濱海休閑旅游小鎮2017-10-04
- 國慶中秋期間 加開多趟途徑福清火車站的動車2017-10-03
- 福清新建大醫院和五星酒店動工 總投資43億元2017-10-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首條潮汐車道來了:設在東浦路 12月12日實2017-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