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滿意的文化場所 · 臺江篇】
打造讓群眾有歸屬感的“文化之家
臺江區文化館10多間功能室全部免費開放
臺江區文化館女子十番樂隊在進行日常排練。
“這里真棒!不但能進行各類文化活動,還有各種免費培訓班,真恨不得把每項活動都參與一遍。”日前,暫住福州的外地人陳慧偶然參觀了位于學軍路上的臺江區文化館,便“一見鐘情”。
加起來能容納700人的兩個大劇場、供年輕人一展才華的視聽室、滿溢墨香的美術室、別具特色的茶亭十番音樂傳習所……3日傍晚,記者在臺江區文化館看到,這座占地4517平方米的國家一級文化館,10多間設施齊全的功能室“各司其職”,各個年齡段的市民或排舞練歌、寫詩作畫,或休閑健身、看劇觀展,好不熱鬧。
“這里的功能室都向公眾免費開放,我們希望為大家打造一個有歸屬感的活動平臺,讓市民進行文化活動時能像在家一般自在舒適。”臺江區文化館館長陳華告訴記者,為了讓市民有更好的體驗和享受,近年來,館內的硬件設施進行了一番大升級。
在文化館6層的盡頭,有一間“高大上”的專業錄音棚,免費提供給公眾使用。“隨著近年來臺江區藝術團隊逐漸壯大,制作音樂作品的需求與日俱增,錄音棚讓大家不必再為找專業機構而奔波,又減免了這方面的花費。”陳華介紹,該錄音棚的設施配備屬全市前列,建成后,不少藝術團隊和學校慕名而來,張含弓音樂會的作品集、寧化小學和臺江區實驗小學等學校的校歌都出自這里。
設施齊備的活動場所收獲了大批“粉絲”,館內的舞蹈排練廳、老人學校等場所被各類藝術團隊、培訓班和藝術愛好者們爭相預訂,高峰時段甚至供不應求。
館內頗具臺江特色的茶亭十番展廳也吸引眾多市民。鏤空花紋、仿古屋面、中式木雕……古香古色的展廳系統詳實地介紹了其起源發展、藝術特征和傳承概況,更配備有茶亭十番樂器、音樂研究文獻以及民國時期海軍上將薩鎮冰贈送的“三聽月樓”錦旗。
“除了展廳這種靜態的傳承保護,我們還著手動態傳承。將市民‘引進來’的同時,帶動我們的文化‘走出去’。”陳華介紹,目前,文化館在臺江第三、第四中心小學,市老年大學,市盲校及省少年未成年犯管教所都設立了十番音樂培訓基地,并成立了十番音樂研究會,輻射范圍可達連江、長樂等地,專業團隊達到近200人。
除此之外,該文化館“走出去”戰略已延伸至轄區的10個街道,深入各個社區。后洲街道文化站站長嚴民介紹,文化站將組織站內工作人員,以志愿者的身份參加陳文龍、張真君等民俗文化活動。“這類民俗文化是后洲街道的傳統特色,我們希望能將其融入到各類文化活動中,讓群眾更有歸屬感,形成街道特有的文化名片。”
據了解,臺江區文化館已向街道、社區下派業務干部,指導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為每個街道“定制”一款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此外,館內的20名文化干部也定期深入社區,開展文化輔導等,讓優秀文化深入尋常百姓家。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臺江一小區樓頂雜物昨晚起火 幸無人傷2017-05-29
- 閩AQ808C亂倒卸將被扣車30天 2017-01-18
- 福州臺江84項重點建設項目 年度計劃投資171億元2017-01-11
- 福州臺江區 今年將實施25項緩堵工程2017-01-02
- 福州臺江舉辦綠化主題志愿活動 吸引800多名群眾參與2016-12-06
- 福州臺江新建兩條道路 完善洋中片區路網 2016-12-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臺江后洲街道綜合文化站——打造“無界限”文2018-02-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