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21日訊(海都記者 章微) 近半年來,14歲初中女生琳琳(化名)常腹痛,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一查,竟患了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醫生說,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過多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未成年人本身胃酸分泌比成人少,潰瘍發生率較低,醫生分析,琳琳出現此癥狀主要是由于她媽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通過夾菜、同吃一盤菜等方式,將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了她,從而導致其患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腹痛半年,竟是十二指腸潰瘍
琳琳是閩侯上街人,近半年,她每天肚子一餓,胃就痛,吃過食物后疼痛感才漸漸消失。家人帶她去了不少診所就診,吃了不少藥,也沒徹底治愈。
三周前,家人帶著琳琳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經過胃鏡檢查,該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邵巖峰發現,琳琳的十二指腸已經潰瘍,同時伴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邵巖峰介紹,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過多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未成年人本身胃酸分泌比成人少,潰瘍發生率較低,其潰瘍發生的主要原因常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后來,醫生了解到,琳琳媽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通過夾菜給琳琳吃等方式,將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了琳琳。
經過規范治療,目前琳琳已無上腹部疼痛癥狀。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建議分餐進食邵巖峰介紹說,孩子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出現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反復上腹部疼痛,嚴重者還將出現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問題。如果孩子出現頑固、規律性上腹部疼痛,尤其是出現“饑餓性上腹痛”,以及明顯消化不良的癥狀時,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同時,邵巖峰還提到,我國約有50%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傳染。因此,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他建議,家里如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應盡量采取分餐制,特別是在喂養孩子時,不要口對口親吻孩子,不要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外出聚餐時,建議使用公筷,以免通過唾液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家中帶菌者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并治療。
責任編輯:陳錦娜
- 廈門一男子被火紅蟻咬傷 引發腹痛、腹瀉后昏迷2017-06-08
- 三名初中女生為求刺激 報警謊稱“殺人了”2017-03-22
- 男子腹痛搶救竟抽出牛奶血 這種病死亡率很高2016-12-15
- 初中女生自習玩手機被發現 從四樓跳下昏迷2016-11-29
- 倆初中女生被家長批評離家出走 輾轉多地遇到了……2016-11-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清小伙患神經纖維瘤 靠觸覺生活22年手術后2017-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