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公共文化服務成效如何,關鍵要看群眾是否滿意。福州市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為抓手,積極引導,以點帶面,大力培植,相繼涌現了“新福州人歌手大賽”“文化惠民‘六進’活動”等具有創新性、帶動性、導向性、科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示范項目,在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權利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大家的合唱聲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福州人對生活的熱愛感和由衷的幸福感。”這是我國著名音樂家徐沛東來榕時,在溫泉公園,偶遇一批福州歌友齊聚而歌,情不自禁發出的感慨。
在福州,像溫泉公園這樣具有規模的“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點有30多個。無論是晨曦初放,還是華燈初上時分,在福州的各大公園、廣場,都回蕩著歌友們充滿激情的合唱歌聲。
近年來,我市通過精心培育一批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如激情廣場大家唱、新福州人歌手大賽、文化惠民“六進”活動等(進社區、農村、校園、軍營、企業、廣場),帶動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活動蓬勃開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讓人們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大大提升了人們的文化獲得感與生活幸福感。
付出就有收獲。在第十五屆全國群星獎評比中,福州市的“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獲評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類“群星獎”。這個榮譽,是由文化部主辦的最具權威和藝術水準的國家級群眾性藝術獎項(政府最高獎項)。
榕城上空歌聲飄
溫泉公園激情廣場合唱團的發起人方鵬凱告訴記者,合唱團現在“兵強馬壯”,創建13年來,參與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點的歌友超過百萬人次,市、區文化部門還為歌友們贈送了專業的音響器材,條件越來越好,歌友們越唱越來勁!
據了解,我市文化部門在第一時間即把“激情廣場大家唱”這一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納入日常工作范疇,并針對“激情廣場大家唱”具有開放性、參與性、多元性和自發性等特點,對癥下藥,制定了變“領導”為“引導”、從“唱主角”轉為“抓協調”的工作思路,組織實施了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八個一”工程。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八個一”工程主要是聘請一批社會文化輔導員;培訓一批廣場文化活動的藝術骨干;派出一批文藝指導員;樹立一批廣場文化活動點和義務輔導員;為一批廣場文化活動點授牌;促進一批廣場文化活動點基本設施、設備的建設;每半年組織一次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會演;每年組織一次全市性的大型廣場活動文化調演。
“暢想五一”激情廣場合唱團團長林鋒說,福州市文化部門實施的“八個一”工程,讓各激情廣場示范合唱點有了業務、經費、設備等方面的指導和支持,由此凝聚了各合唱示范點的力量,“各個示范點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的心情就像歌聲所唱的‘幸福的歌聲滿天飛’”。
讓“新福州人”融入新福州
福州閩都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的國家一級演員王春黎,是福州家喻戶曉的著名歌手。來自外省的她是通過新福州人歌手大賽這一平臺進入我市首屈一指專業藝術院團的。
“新福州人歌手大賽”原名“福州外來工作者歌手大賽”,迄今已舉辦了17屆,已有上萬名新福州人登上這一舞臺,展示自我,用歌聲唱出對第二故鄉福州的熱愛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曾榮獲文化部“全國農民工文化服務示范項目”。
新福州人歌手大賽創辦17年來,年年辦、年年有創新!市群眾藝術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適應時代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對文化服務的需求,第17屆新福州人歌手大賽大膽創新,著重體現普及性、參與性、互動性與藝術性。比賽分民美組、流行組、組合表演組和福州語演唱組等四大組別,進行海選、晉級賽、半決賽和決賽4個階段的角逐,共吸引了近3000人報名,其中還有菲律賓和中國臺灣選手。對于層層選拔進入各級別決賽的選手,大賽組委會還首次安排了導師培訓環節,由著名音樂人進行賽前一對一的專業輔導。
在菲律賓土生土長的選手古力,來福州工作后,聽聞福州有一個專門為新福州人開設的歌唱比賽,欣然報名并順利進入了決賽,他告訴記者:“參加比賽,不僅有機會得到專業老師的一對一輔導,演唱技巧上了很大提高,而且在比賽中認識了許多新朋友,讓我對福州越來越有融入感。”
家門口的文化大餐享不停
文化惠民演出走進鼓樓灰爐新苑、臺江福機新苑,走進連江黃岐、東湖……人間四月天,情暖滿福州——連日來,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在福州城鄉輪番上演,讓福州城鄉群眾在家門口樂享免費文化大餐。
我市文化部門組織的文化惠民“六進”活動,已堅持開展十多年,每月至少組織一場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走進各大社區、農村、校園、軍營、企業、廣場,免費為基層民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演出和形式多樣的綜合性文化服務。截至目前活動已舉辦160多場,受益群眾近20萬人次。
家住鼓樓灰爐新苑的依姆陳一琴高興地告說:“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精彩的文藝演出,還不用花一分錢,而且不耽擱看孫子、煮飯,這文化惠民演出讓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文化服務。”
為滿足城鄉群眾日益提高的公共文化需求,我市各地各級文化部門還非常注重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像臺江各街道文化站組建了腰鼓隊、閩劇團、舞蹈隊、合唱團、鑼鼓隊、伬唱、書法、社區健身隊、交誼舞、秧歌隊等群眾業余文化團隊,常年定期開展群眾文藝活動。我市專業藝術院團的文化志愿者“六進”開展文化惠民演出時,常邀這些草根文藝明星同臺演出,培養了一大批基層文藝骨干,當地群眾在文藝骨干的帶領下,經常性開展文化活動,實實在在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李牧晨
- 福州提升特殊群體文化獲得感 實施文化精準扶貧2018-07-02
- 福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取得六大成效2018-06-27
- 直播:福州市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2018-03-28
- 福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系列活動——走進鼓樓2018-02-12
- 福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系列活動走進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2018-02-11
- 層層給力 創建有力--公共文化服務的福州實踐之一2018-01-16
- 夯實基礎 優化供給--公共文化服務的福州實踐之二2018-01-16
- 數字服務 互聯互通--公共文化服務的福州實踐之四2018-01-16
- 多元投入 協力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福州實踐之五2018-01-16
- 打造載體 創出特色--公共文化服務的福州實踐之七2018-01-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