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去年創建35家小作坊示范點 護航舌尖上的安全
2017年,福州市積極探索推動食品加工小作坊“四合一”(業主自覺+行業自律+部門監管+政府扶持)監管新模式,截至去年底共創建驗收35家小作坊示范點,其中省、市級示范點各14家。此外,全市共有98家小作坊新取得食品生產小作坊許可證,超額完成任務。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2017年,市市場監管局積極采取措施、認真組織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有力規范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經營行為,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全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700多人次、檢查小作坊780多家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14份、監督抽檢食品108批次、查處取締違法生產窩點21家次。
去年全市創建
35家小作坊示范點
2017年,市市場監管局在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方面探索推動“四合一”監管新模式,在閩清茶口村、馬尾瑯岐經濟區、閩侯關源里,初步創建以鎮村為單位松散分布、統一管理的小作坊聚集加工區。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以往的小作坊生產加工環境不規范,生產加工出來的產品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基層監管部門通過擇優篩選部分基礎條件較好、質量安全管控到位的小作坊開展示范創建,逐漸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小作坊示范典型,其加工的產品有了規范的“出生證”后,名正言順地進入了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這些良好的示范帶動讓更多的小作坊經營者體會到規范生產的重要性,自發參與到改善加工環境,提升作業水平的示范創建隊伍中來。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表示,閩清縣塔莊鎮茶口村粉干加工戶聚集較為明顯,茶口粉干歷史悠久,傳統工藝特色突出,要完全集中加工難度較大,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指導閩清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粉干協會以行業自律為抓手,共治共管,實施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統一管理制度、統一車間布局、統一工藝流程標識、統一產品檢測、統一合格標識、統一臺賬記錄、統一出貨憑證格式、統一包材、統一教育培訓。
食安部門去年在全市組織開展省、市、縣三級示范點創建工作,三級食安辦撥出近60萬元專項經費以補代獎,鼓勵小作坊業主規范生產經營,創建驗收35家示范點。其中,省、市級示范點各14家,縣級示范點7家,起到示范帶動效應,推動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監督檢查小作坊
深化整治效果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表示,結合“創城”食品生產環節督查工作,市場監管部門還將小作坊示范點創建、專項整治工作列入督查重要內容。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周璇多次帶隊先后對倉山區、馬尾區、福州高新區、福清市、閩侯縣、閩清縣、連江縣、永泰縣等的小作坊開展督查調研,了解各地小作坊示范點創建進展、專項整治情況、存在問題等,并督促各區(市)縣局加強對小作坊的日常監督檢查,強化幫扶、指導,促進從業人員知識水平提升和主體責任意識增強,積極探索有效工作機制。
連江今年擬建
小作坊集中作業區
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指導,有效規范小作坊生產條件,堅決關停臟亂差經營場所,督促業主保持良好的生產加工條件;對納入目錄管理、尚未取證的小作坊,加大幫扶指導力度,督促限期取證;完善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機制,建立及時有效的風險隱患處置機制,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同時,加強對小作坊從業者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宣貫培訓,提高業主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營造良好氛圍,進一步推進小作坊監管工作。
積極探索建立小作坊集中作業區,參考閩清縣粉干、閩侯關源里線面集中加工建設模式,努力推動連江等縣出臺扶持政策,建立小作坊集中作業區,提前介入,加大幫扶指導,對加工區前期規劃、考評、核驗、檢測、追溯體系等進行全方位指導和幫助。(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
責任編輯:陳錦娜
- 莆田多舉措加強小作坊治理2018-11-16
-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再增23個2018-09-14
- 用大數據攔住小作坊 互聯網技術盯住網絡食品安全2018-09-05
- 廈門小作坊“規矩”多 食品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2018-06-13
- 廈門開展小作坊示范創建工作 小作坊告別臟亂差2017-12-14
- 長樂推行小作坊監管新模式 已取締無證小作坊30家2017-11-24
- 馬尾名成水產品市場推行水產品入場待檢區 入場前先“體檢”2017-09-06
- 福州:四大舉措 破解小作坊監管難題2017-05-22
-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漳州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2016-11-10
- 南平建陽拓展村級金融服務示范點助力精準扶貧2016-08-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