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滿意的文化場所 · 連江篇】
在連江縣敖江鎮青塘村,敖江鎮綜合文化站準點奏響了歡快的音樂。老老少少自發齊聚文化站前小廣場,踩著節奏跳起廣場舞。雖然這群歡樂的人從著裝上看無甚區別,但實際上他們之中不少是少數民族“候鳥”。
敖江鎮宣傳、統戰委員高鋒霞介紹,敖江鎮地處敖江北岸,是連江縣經濟開發區和縣城新區所在地,常住人口3.8萬人,流動人口2.38萬,匯集了回族、東鄉族、布依族等21個少數民族。“其中,青塘村的流動人口有1.1萬人,我們將文化站設在這里,初衷就是更好地為流動人口服務。”
以文化為橋梁,文化站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多民族融合。“他們從飲食習慣、社會交往等都已經融入到當地了,平時,他們也把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與我們交流。”高鋒霞說。
文化站文藝志愿者高宜榮告訴記者,通過頻繁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得到相互尊重,文化差異也得到理解。
在文化站3樓會議室的桌上,擺放著10張桌牌,上面是各個省份的名稱。高宜榮說,為了更好地管理流動人口,文化站專門成立了流動人口管理協會,各省份都選舉有威望的人作為會長,參與到日常的管理中。“平常有議事的活動我們就在這里舉行,通過這種方法我們能夠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幫大家解決實際問題。”
記者了解到,法律咨詢室就是文化站回應大伙兒的需求而特別設立的。“周圍有很多企業,難免會產生一些勞資糾紛,我們的目的就是幫助協調雙方解決。”今年68歲的劉景濺在退休前,曾擔任連江縣人民法院陪審員和調解員,多年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經驗豐富。2年間,他已經為外來務工人員調解了30多件糾紛。“發生糾紛時,他們人生地不熟,非常需要專業人員提供幫助,我們的介入能他們吃上‘定心丸’。”
敖江鎮綜合文化站還專門購買了與企業技能相關的書籍,存放在圖書室,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借閱服務。“我們通過送書送戲送演出、拗九節等傳統節日送粥活動,讓他們融入我們當地人的生活,感受到成為新連江人的溫暖。”高鋒霞告訴記者,在“組織聯動,遇事共商;管理聯動,平安共保;矛盾聯調,困難共幫;服務聯動,和諧共享”的“四聯四共”協會工作機制下,青塘村這個曾經的治安難點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了。
據介紹,目前,連江縣的22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74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免費對公眾開放。
村干部與少數民族結對子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連江“云上茶鄉”將添新景 畬族風情園5月亮相2019-04-03
- 連江公益社團:讓文化“潮”起來2019-04-02
- 福州連江:產茶重鎮 畬族村民采茶忙2019-03-28
- 連江巡河開“天眼” 大小江河在“掌中”2019-03-27
- 父女接力27年 書寫兩岸好故事2019-03-22
- 兩岸知名專家學者、臺商代表為兩地融合發展建言獻策2019-03-22
- 連江公開宣判一起涉黑案件 24名被告人全部獲刑2019-03-20
- 連江美馬祖近 環馬祖澳旅游區打造"海洋會客廳"2019-03-18
- 福州新增8項省級非遺項目 目前有國家級15項省級73項2019-03-12
- 連江欲向海“淘金”2萬億元2019-03-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