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治水上演一幕幕暖心故事 有居民主動讓出房子
市民在環境優美的晉安河畔散步晨練。
海峽網4月13日訊 “金港河新河道基本開挖完成了!”“陸莊河河道沿線已全面打通!”……福州城區打響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以來,一個個項目進展順利。這些項目得以順利推進的背后,上演著一幕幕暖心故事:為了支持治水,有居民主動讓出住了幾十年的房子,有企業騰出4000平方米的經營場地,還有“百姓河長”日行4小時義務宣傳愛河護河……
期盼治水,他們雙手贊成征遷
12日上午,五四路樹兜河邊省閩劇院宿舍樓前,一片拆除后的空地等待串珠公園建設者進場施工。“22間雜物間,1天就拆完了。”鼓樓區鼓東街道觀風亭社區黨委書記吳靚說,這得感謝居民的理解和配合。73歲居民阮寶谷說:“我們天天在內河邊,都希望早日把水治好。”
內河沿線征遷拆違工作,是城區水系治理的前提條件。談及內河整治,家住能源巷第一鋼鐵廠宿舍的退休職工老林說,他家地勢低洼,每年臺風季節經常被淹,“最深的時候淹到1.5米,社區干部坐著沖鋒舟進來救人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這片舊樓常遇內澇與周邊內河水倒灌不無關系,此次內河整治,政府下決心將涉及水系的800多戶全部拆遷,很多像老林這樣的拆遷戶都舉雙手贊成。
各地內河征遷都在與時間賽跑,打鐵港河在第二批水系征遷任務中,居民只用了10多天就完成了騰地。打鐵港河自古是福州一條文化河,明清時期,兩岸密布著民居、商行、廟宇、會館等各類建筑,至今還留存著2座古石橋。“后來卻成了‘墨汁河’,退潮時都不敢開窗通風。”家住光明新村的林玉貞對打鐵港河的污染唏噓不已。如今,水系治理的強力推進讓她對打鐵港河重回舊時景象充滿信心:“我們都支持水系治理,工程也全力以赴,對治水效果,我們有信心!”
理解治水,他們讓地不談條件
害怕施工影響小區建筑安全、擔心不能真正解決黑臭、不愿施工占用小區用地……金港河剛開始治理時,一個個居民的疑慮接連擺在項目負責人孫孝軍面前。“前后開了不下10次協調會,相關部門負責人都集結在此,直擊問題,答疑解惑,讓居民敞開心扉。”孫孝軍說。
道理講明白,工作贏民心。為給施工提供場地,面對臨時拆除圍墻的舉措,融信西班牙小區的居民們最終表示了理解與支持。目前,金港河該段河道開挖基本完成,全河段預計7月前就可實現貫通。
倉山區城門鎮的潘墩河實現大變樣,離不開福建福遠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4月初,潘墩河蓄水池需要借地施工,該公司董事長謝金旺二話不說,主動提供廣場空地和汽車銷售展廳,為河道施工贏得了時間。記者了解到,這不是謝金旺第一次支持治水。去年下半年,為給潘墩河治理項目騰地,在補償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他主動讓出了汽車銷售、維修等場所共計4000多平方米。“作為土生土長的倉山人,我希望為家門口的潘墩河整治出一份力,讓河道早日變美。”謝金旺說。
與福建福遠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一樣,合利物流公司、索菲斯屏山大酒店等企業單位,都為支持治水不遺余力。
“這回水系綜合治理,我們公司前后共拆了3次。”位于晉安區鼓山鎮紅光路的合利物流公司總經理章松介紹,第一次公司拆掉了2處倉庫,退到沿河6米線外;第二次在新厝河邊整出1000多平方米空地,用來建調蓄池;第三次為配合沿河景觀改造,又拆了300多平方米。
“其實,剛聽說要拆這么大面積的倉庫時,公司股東們意見很大。”章松說,鼓山鎮領導一個星期上門三四回,大家也理解了治水的重要性。在協議未簽、補償也還沒談的情況下,公司已經騰出了場地。“水系治理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我們理應支持。而且鎮領導說了,以后公司的訴求會優先幫忙,我們還有什么不放心?拆!”章松說。
樹兜河串珠公園建設項目圍擋后,對緊鄰的索菲斯屏山大酒店車輛人員出入帶來不便,原本氣派的酒店門面也被打上“補丁”,但酒店卻沒有怨言。“現在的不方便是為了以后更方便,暫時的困難我們能克服。”酒店相關負責人說。
參與治水,他們當起“百姓河長”
解放溪治理需要占用三木家園小區部分綠地和健身道,這讓住在這里的幾百戶居民有些不解。退休居民張麗玲成了水系綜合治理的義務宣講員,和不少熱心業主一起,自發為水系治理忙前忙后。
“水系治理是美化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的一件好事。為了把這件好事辦好,光協調會,鎮里就在家門口開了兩三場,我們也配合做通部分業主的思想工作。”張麗玲說,如今串珠公園建起來了,接下來還要修建沿河木棧道,希望加強后續管理的同時,號召大家共同維護好治理成果。
家住瀛洲河一帶的老黨員林淑郁也戴上紅帽子、披上紅綬帶,與新港社區的10多名巾幗志愿者共同組成了愛河護河志愿服務隊。“我們要做的事很多,參與河道沿岸垃圾清理,勸導居民不亂倒污水、亂丟垃圾。”林淑郁說,也有碰上不聽勸的,有人連續幾天朝河里扔垃圾。她便放下“狠話”:“市里花這么大力氣治水,你這么一帶頭,努力不就白費了?我每天會來,再發現可就跟你急了。”見林淑郁如此較真,朝河里扔垃圾的居民也不好意思了。
同樣在行動的群眾不在少數,晉安河就有這么一支護河員隊伍,身體力行向大家宣傳治水行動。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百姓河長”。黃章煥是晉安河紫新支路至福新路口段的一名“紅馬甲”護河員。這段近1公里的路程,他每天都要來來回回巡邏4小時,已經堅持不懈地走了3年。黃章煥說:“保護內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應該是一個人的事。希望大家都能一起行動起來。”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李白蕾 龔瑩 王玉萍 孫漫/文 葉義斌/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各界舉行音樂追思會 悼念遺體和器官捐獻者2019-04-03
- 福州:金色梯田隨風開 美麗鼓嶺換春裝2019-04-03
- 福建區域特殊資產投資峰會在福州舉行2019-04-03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福州租房市場調查2019-04-03
- 福州綠道:拉近生活與山水的距離2019-04-03
- 福州租房市場調查:平抑房租 治標更要治本2019-04-03
- “外賣自由”漸行漸遠?福州外賣價格近期變化不大2019-04-03
- 福州將對4個名不副實的公交站5個招呼站進行更名2019-04-03
- 福州市金融監管局獎懲雙管齊下推動金融信用體系建設2019-04-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