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城區水系治理實現全域系統治理
工作人員對排水管網進行“全身體檢”。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龔瑩 王玉萍 莫思予 李白蕾/文 葉義斌/攝
治水不易,手有利器,才有底氣。
2016年11月21日,《福州市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正式下發,福州市全面開啟治水新路。從創新治理模式,將水系打包整合成PPP項目包整體治理;到征遷“六個一”工作機制;再到城區管網的系統排查整治、一線考核督查……治水戰線上,福州不拘于過去的“老做法”,創造了不少“新經驗”。
改革出奇兵
順體制籌資金
以往內河治理,福州市采用傳統政府投融資模式,存在重投入、輕產出,重建設、輕運營,重準入、輕監管等問題,讓部分水系治理效果反復、效率不高。
2016年12月,在梳理出800多個內河問題清單的基礎上,福州首次采用公開招標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共同治理內河,將全市102條內河(含42條黑臭水體)整合形成7個水系治理PPP項目包,基本實現治理工作全覆蓋。
“傳統政府建設、管理模式,存在財政一次性投入大、建設與管理脫節、技術薄弱等問題。”市建委給排水處處長朱宸熠說,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水系治理,就是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政府當“裁判員”,評判治理效果,嚴格按效考核、按效付費。
這些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為15年(建設期2年~3年,運營期12年~13年),項目投資分15年逐步支付。此次福州市7個水系PPP項目包同時推出,規模僅次于北京市(8個),所有項目包從謀劃到開工平均只用了4個月,為全國同類招投標中速度最快,且全程零投訴。這種創新模式得到住建部高度肯定,并點名福州市在全國黑臭水體治理杭州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拆遷加速度
“六個一”助攻堅
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內河兩岸退距征遷是“入場券”。為加快推進沿河征遷,自2017年6月起,福州市全面推行“六個一”工作機制,即“一天一統計”“一拆一拍照”“一交一辦理”“一天一察看”“一河一航拍”“一圖一標明”。
“這是‘六個一’工作機制中的‘一拆一拍照’。”市建委給排水處處長朱宸熠介紹,為確保拆遷進度心中有數,由各區政府牽頭,業主單位及中標單位會對著責任清單中的具體點位,給每處已拆除的建筑進行“留影”。“拆除前后對比、點位、面積、拆除時間都有具體體現,形成完整的拆遷檔案。”
2017年4月,晉安區率先在黑臭水體治理征遷交地中運用航拍技術,實現一河一航拍、一圖一標明。該區涉遷的27條內河,每條都有專屬“作戰圖”,倒逼征收加快進度。晉安區建設局副局長林暉榕說,掛圖作戰讓征遷人員心中有數,行動起來更迅速。
去年國慶前,四城區3個月內累計拆除183.28萬平方米沿河建筑,平均每天完成2萬多平方米,創下了水系征遷的福州速度。
施工有利器
設備新技術高
技術創新是推動福州水系治理的一大“利器”。
“傳統做法是開挖埋管,這次采取頂管技術,就像建地鐵一樣,在地下打洞。”北控水務集團現場工程師羅澤鴻說,隨著18個沉井施工完成,瀛洲河已開始污水管道鋪設。
臺江屬老城區,地下有許多管線。傳統污水管施工要開挖埋管。首先得找出地下所有管線,要不避開,要不遷改,費時費力。施工時,還需將道路封閉,對六一路交通影響非常大。
“采用頂管工藝,就不要開挖面層,我們只在馬路兩側各設置一個沉井,就能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完成六一路污水管道橫穿馬路的施工,還不影響地下管網。”羅澤鴻說。
修筑施工圍堰是水系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能確保清淤、開挖基坑等施工順利開展。在金山片區水系治理中,全部采用吹砂圍堰新工藝,即利用高壓泵將細砂和水混合物沖壓進土工模袋,形成砂枕,在圍堰內由下至上分層分段吹砂建成。“相比傳統圍堰,這種圍堰施工簡便,修筑和拆除都較容易,即便拆除中遺漏少部分砂,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中國水環境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總經理古松說。
此外,在浦上河、臺嶼河、梅峰河、晉安河等河道,有的采用生態框緩坡鋪設,最大程度恢復河體自凈能力;有的在打樁時就通盤考慮,一次拼裝成型,把混凝土對河道的污染減到最小;還有的實施擴河快排試驗段施工,以積累技術經驗并加以推廣……
管網全覆蓋
建立長效機制
“癥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是福州在解剖內河污染問題中得出的重要理念。在河道治理同時,沿河截污、污水管網完善也同步推進。通過對全長2050公里的四城區雨污水管網進行清疏、排查、修復,舊屋區改造、現有污水廠的擴容提標改造及雨污混接小區的“門口截污”,最終實現城市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為防止污染物入河,福州對城區內河進行沿河截污。在東嶺路附近的陽岐河,一根根紅色的“大家伙”——球墨鑄鐵管已被埋入地下。陽岐河治理相關負責人介紹,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沿河截污要做成“百年工程”,用球墨鑄鐵管替代一般截污使用的鋼筋混凝土管材,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截污效果。
地下管道、截污渠的自身病害也給內河水質帶來危害。為此,福州市打響四城區排水管網全面排查攻堅戰,對2050公里排水管網進行“全身體檢”,形成“健康檔案”,并已逐步開展管網修復提升工作。
對發現的污染源,福州分類限時整治,還建立污染源長效管理機制,涉及餐飲業隔油池長效管理、居民小區化糞池清掏管理及對在內河沿岸污染源名單中已安裝流量計、在線監控設備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在線監管。
監督保實效
一線真督實查
為確保水系綜合治理取得實效,福州將水系專項督查與一線考核干部相結合,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市委專門成立水系治理專項督查組,市政府成立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分管副市長任總指揮,每周召開會議協調解決關鍵環節存在問題。市建委質監站、安全站兩站組建質量監督組,扎根一線,并成立6個黑臭水體治理掛點督查小組,處級領導帶隊,現場督查指導。
臺江區水系督查組通過蹲點考核、節點對賬、現場調研、明察暗訪、個別談話、列席會議等六種方式,詳細了解干部在一線工作中的精氣神、執行力等表現情況。在科級干部年度考核時,統籌30%以上的優秀指標,用于水系綜合治理等一線工作表現優秀的干部中進行評先評優。
倉山區建立進度“全督察”機制,成立水系征遷專項督查組,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兩辦督查室、效能辦全程介入,對照時間進度、任務節點“一天一匯總、一督察、一通報、一反饋”,對推進緩慢、進度延后的鎮街和責任人亮出黃牌、提前警示,確保各項目嚴格按照既定節點有序推進。
此外,福州還創新水系巡查模式,組建市城區水系巡查支隊,由護河“專員”全天候駐守城區河湖沿線,緊盯偷排、混排、晴天排污等,與相關執法部門密切配合,發現污水第一時間上報處理。目前,15名專業隊員已正式到位,本月重點針對鼓臺中心區的河道開展巡查建檔,計劃下月起逐步擴大巡查片區,最終實現城區107條內河全覆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各界舉行音樂追思會 悼念遺體和器官捐獻者2019-04-03
- 福州:金色梯田隨風開 美麗鼓嶺換春裝2019-04-03
- 福建區域特殊資產投資峰會在福州舉行2019-04-03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福州租房市場調查2019-04-03
- 福州綠道:拉近生活與山水的距離2019-04-03
- 福州租房市場調查:平抑房租 治標更要治本2019-04-03
- “外賣自由”漸行漸遠?福州外賣價格近期變化不大2019-04-03
- 福州將對4個名不副實的公交站5個招呼站進行更名2019-04-03
- 福州市金融監管局獎懲雙管齊下推動金融信用體系建設2019-04-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