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坤城設計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標志獲得金獎。
海絲博覽會會徽草稿。
海峽網5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陳丹/文 陳暖/攝)昨天上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會徽公布。V字形線條的設計,輕輕淺淺、寥寥數筆,簡潔卻飽含深意,讓人印象深刻。新聞發布會現場,設計者蔡坤城也來了,面對如潮的掌聲,他的笑容有點靦腆。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通過競標,成功參與城市形象設計了。前些日子“刷屏” 福州城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數” 字標志及VI形象設計,去年金磚國家政黨、智庫和民間社會組織論壇(福州)全場視覺形象規劃設計,再早之前的絲路電影節標志、三坊七巷標志……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都出自于蔡坤城。他說,他的設計不為漂亮而漂亮,是提煉,不是制造。
福州許多地方
都有他的作品
蔡坤城創作的地方在梅亭路大儒世家一棟小別墅內。小樓有些特別,沿階處長滿雜草,邊上卻靠著毛筆手寫提示牌:小草莫拔。入室后,無論冰箱、椅子、樓梯,能寫字的地方,都可見墨跡。
1983年出生的他,沒有設計師常見的長發飄飄,倒是下巴留著小胡子。若要問他給人的第一感覺,可以用他老家的名稱來形容——平和。
小樓一樓墻面上,展示著60個形象標志,是近些年來蔡坤城設計的作品。“這只是我創作的一小部分。”他細心介紹每一個作品背后的創作理念和巧思。記者看到,除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等大型活動的主標志外,還有很多5A景區、企業、單位的標志:三坊七巷景區、伯恩物業、春倫集團、烏山小學、鼓一小等。
“好的標志至少用50年。”蔡坤城對于這其中“好”的理解是:能傳達故事。這一次海絲博覽會的會徽,他最初設計了20多稿,按以前習慣,競標時會多報幾個備選,但這一次,他自信地選了最后一稿——《勝利V海絲》,“會徽中V形線條創意來自漢字‘海’的三點水偏旁,圖案雖然簡單,但包含了博覽會的許多元素,代表著福州海納百川的精神,又像勝利的V字、飛翔的海鳥、成長的榕樹、跨越的橋梁、滿載的福船,澎湃的海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以海為媒 福州“藍色”朋友圈越來越大2018-05-24
- 今年“5·18”簽約超2000億元2018-05-23
- “5·18”二十年:揚帆破浪 繪制開放開發新藍圖2018-05-23
- “5?18”榕縣區簽約290個項目 總投資2225.71億2018-05-23
- “5·18”閉幕 5天展館客流量達35.6萬人次2018-05-23
- 福建金源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功參展海絲博覽會2018-05-22
- 創業+智造:海交會刮起臺式“混搭風”2018-05-21
- 以“海”為媒榕臺合作譜新篇 線上線下合作升級2018-05-21
- 聚焦“5·18”:沿著海的方向 載著合作遠航2018-05-20
- 馬祖高粱酒首次正式亮相大陸展會 年底福州開售2018-05-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