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夫婦20多年前在榕收養的棄嬰長大了 今天是母親節媽媽你在哪里?
1996年,可欣和艾文思、艾迪芮一家在煙臺山。 受訪者供圖
福州晚報記者 李錦清
那名生下我的媽媽,到底在哪里呢?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樣的身世之問常在24歲的艾可欣的心中涌現,她從未見過自己的生母。今天是母親節,她希望本報像20年前那樣,也有一份驚喜帶給她。
艾可欣出生在福州,剛滿月就成了棄嬰,被送到福州市兒童福利院。在那里,她遇到了來自美國的艾文思和艾迪芮夫婦,人生軌跡從此改變。這個美國家庭讓她重新有了一個家,重新有了爸爸和媽媽。
盡管生活幸福,但可欣一直盼望解開身世之謎。又一個母親節到來,艾文思和艾迪芮希望幫助可欣找到親人。
他們想到了福州晚報,20年前的1998年母親節,這份報紙帶來了可欣生母寫的信。
這次,艾迪芮回了一封信,希望可欣生母能看到,并與自己取得聯系,填補可欣人生最初的那段記憶空白。
異國情緣
美國夫婦收養花巷女嬰
艾文思和艾迪芮1990年至1996年在福州工作生活,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而他們覺得最重要的事,就是在這里收養了艾可欣。
至今,艾迪芮仍然清晰記得1994年12月在福州市兒童福利院初次見到可欣的情景,“當時她才8個月,抱起來后就依偎在我的肩膀,仿佛那里就是她的家”。
與工作人員的交談中,艾迪芮得知,可欣出生1個月后就被遺棄在鼓樓區花巷教堂的門口,好心人將她送到福利院。
此后,艾迪芮到福利院當義工。雖然當時她已是一對兒女的母親,但每次從福利院離開,心中總是會牽掛可欣。
“我和丈夫很早就想收養一個孩子,而可欣也需要一個家,這可能就是上天的安排。”艾迪芮告訴記者,雖然跨國領養手續很復雜,但在她和丈夫的努力下,1996年6月,可欣正式成為她家的一員。
據了解,可欣的生母曾給她取名“劉敏敏”,可欣這個名字是艾迪芮收養后取的。
1998年,可欣生母給當時報道此事的記者寫來感謝信。
沐浴親情
福州“小花”愛中成長
可欣從小就知道自己來到家里的特殊方式,卻很少為此感到困擾。“小時候,偶爾我也會想他們是不是只是我暫時的父母。隨著慢慢長大,我知道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可欣說,消除她心中顧慮的,是養父母堅定的愛。
初次見到可欣時,艾迪芮就發現,孩子的五根手指粘連,無法如常人分開。領養可欣后,她和丈夫帶著孩子回美國治療。經過一年內的3次手術,可欣的手部基本恢復健康。
可欣在家里得到了來自長輩及哥哥、姐姐的關愛,而這種關愛也悄然影響著她,“我和爸爸一樣,坐船時喜歡坐前排。而我的性格里有著和媽媽一樣的幽默,甚至一樣喜歡看電視劇。”
1998年,艾迪芮一家去了上海,可欣在那里上了幼兒園和小學。2005年全家回到美國定居,可欣一路完成學業,多次獲得獎學金,如今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熱愛閱讀、崇尚運動、喜歡旅行。
在艾迪芮的眼里,可欣善良、可愛,誠實,開心時臉上綻放出迷人的微笑,仿佛整個人都在發光。
結緣福州晚報
報平安收到生母感謝信
雖然和可欣生母從未謀面,但在收養可欣時,艾迪芮得知,可欣生母當年曾留下一張字條。了解了字條的內容后,可欣生母放棄女兒時那種愛與無奈交織的情感,艾迪芮感同身受。
正是因為這種觸動,可欣恢復健康后,1998年的母親節,艾迪芮回到福州,希望告訴可欣的生母“孩子一切安好”,這也讓她與本報結緣。
原來,艾迪芮到達榕城后,面對茫茫人海,如何把好消息傳遞給可欣生母,讓她費盡思量。經過多方努力,艾迪芮聯系上了本報記者。由于行程安排較緊,沒等到第二天報道刊發,她就離開了福州。
令艾迪芮萬分驚喜的是,可欣生母看到報道后給本報記者寫信致謝。她在信中寫道:“驚悉我女兒的下落后,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我的女兒真有福氣!四年多的懸念放下了。”
后來,這封信輾轉到了艾迪芮的手中。“這是一封比金子還要珍貴的信。”艾迪芮說,多年來她一直妥善保管著這封信。
尋親榕城
女孩希望了解身世
2011年,16歲的可欣跟隨艾迪芮回福州找親人。她們回訪了好心人撿到可欣的花巷教堂路段,希望能夠獲得線索,但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盡管成長過程中有美國家人的陪伴,但可欣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生母當初放棄撫養她,讓她在處理人際關系時面對一定的挑戰,而她也在一直調整自己。系統學習了心理學后,她也學會了在事物的各種關系中尋找積極的一面。她希望能夠找到親生父母,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世,“能夠知道自己長得像誰、來自何處,這是一件美好的事”。
而對于成為棄嬰的那段經歷,可欣也學會了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我的生母選擇了一個不必久等就能讓人發現我的時間,把我放在一個會被人發現的地方。盡管我無法和生母共同生活,但我相信,她將我留在了一個充滿希望和愛的地方。”
養母回信
你的女兒在找你
艾迪芮告訴記者,和16歲時回福州尋親相比,已經成年的可欣對這次尋親作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也會全力支持可欣尋親。
針對1998年那封可欣生母寫給本報記者的信,艾迪芮專門回了一封信。
親愛的劉敏敏的親生媽媽:
23年前,借著某種奇妙的安排,我們這個美國家庭迎來了一位可愛的小閨女。23年來,我們撫養她,教育她,深深地愛著她。如今,她已長成美麗的大姑娘了,已經是在讀研究生了。
您應該還記得1998年《福州晚報》上的一篇文章,報道了敏敏和她美國家庭的事。當時我們跟福州晚報取得聯系,是因為我們想讓您知道這個好消息——敏敏正生活在一個愛她的家庭中,這樣您也可以安心生活。
當得知您也給該報的記者寫了一封信,表達感謝和祝福,我們真是激動不已!您的這封手書輾轉到了我們手里,我們這些年來一直珍藏著!
現在是2018年,敏敏已是成年人了。她希望更多了解自己的親生家庭,這個愿望我們百分之百支持!
我們盼望您能看到這封信,盼望您能再度跟我們取得聯系!
一位愛孩子的媽媽致另一位愛孩子的媽媽
從福州到美國,從一個母親節到另一個母親節,愛,是這個節日永恒的主題。艾迪芮希望,可欣和生母取得聯系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女子產男嬰不知是丈夫還是情人的!她竟狠心將兒子遺棄2019-03-31
- 漳浦一女嬰被遺棄 只留奶瓶奶粉和200元2019-01-11
- 莆田一年輕媽媽獲刑3年緩刑5年2018-12-21
- 三明民警為棄嬰解決戶口難題 群眾送錦旗致謝2018-10-22
- 八旬老人天津街頭貼紙條求收養 稱兒子同意其找人撫養2017-12-22
- 晉江千名民警愛心接力照顧育嬰院兒童2017-12-01
- 南京站女童被猥褻事件:收養合法么?女孩還能在這個家庭嗎?2017-08-16
- 棄嬰因唇腭裂遭遺棄 長大后尋親:我已經原諒他們了2017-07-04
- 美國夫婦在猶他州邦納維爾鹽堿灘拍攝唯美婚紗照2017-06-29
- 新生男嬰被棄工地門口 警方暫緩立案:給父母挽回機會2017-05-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