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下杭已有90余處歷史風貌建筑完成修復,海都記者走進這些深宅大院,探尋記憶中的老福州 修復后的采峰別墅,它的建筑式樣,即使用今日眼光審視,仍非常洋氣
采峰別墅的小花園,水池涼亭精巧別致
改造后的湯房巷4號的門洞
改造前的湯房巷4號的門洞(受訪方供圖)
上杭路87、89號,一進院落建成二層木樓,造型風格獨特
海峽網5月29日訊 (海都記者 王林成/文 馬俊杰/圖) 青磚古厝、雕梁畫棟、亭臺樓閣,上下杭的街頭巷尾那一座座風格各異、中西合璧的老建筑、大宅院,保存著老福州人的兒時記憶,這里曾經商賈云集、盛極一時,是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歷經浮沉之后,上下杭又一度成了居民密集的舊屋區,隨意搭蓋、建筑殘缺、道路破損、衛生堪憂,曾經的古風古韻變得模糊了。
2013年開始,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啟動修復工作。目前,上下杭已有90余處院落基本完成修復,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
近日,海都記者獨家走進這些已修葺完成但尚未開放的院落,探尋記憶中的老福州。
修舊如舊 重現宅院當年繁華
由于上下杭水陸交通方便,清初福州地區的自然寄泊港,逐漸由洪塘南移至臺江北岸,上下杭就成為土特產品的集散樞紐,商業街市逐漸發展。有人將上下杭稱為“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曾經的繁華,為這里的院落注入了獨到古韻。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古詩中這樣的場景,在上下杭同樣可以覓得。湯房巷位于上下杭路的中段,巷寬不及二米,兩邊高墻森森。它因古時這里有個溫泉澡堂而得名。
通過巷中的一個灰塑拱形大門,就來到了湯房巷4號。這里曾是美且有糕餅廠老板的宅子,美且有創辦于清朝咸豐年間,是福州著名老字號之一。但在修復之前,院落中居住著多戶居民,隨意搭建讓建筑雜亂破敗。
“啟動修復后,后期搭建的雜亂結構被拆除。院內的楠木雕花門扇有4米多高,保存得較為完整。在工程修復時多方尋找原材質,對局部殘缺雕花進行了修復,讓其成為整個院落的亮點。”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門扇內側上下推拉的擋板,也被完整保留,推上之后整個房間變得非常幽靜,既不影響美觀,也解決了私密性問題。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筑風格多樣,最早可追溯到明代,而以清代、民國時期風格為主,不少還混搭了西洋元素。“為了盡可能保留原本的風貌,我們一直遵循文物古跡修繕原則。”工作人員表示,上杭路上的建寧會館,紅磚大門原本就被水泥覆蓋,工人就一點點地把水泥剝離,讓雕刻精美的墻體得以重現。
移步易景 細品百年商賈風云
上下杭院落之間前后左右基本是互相連通的,可謂移步易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海都記者很快來到了上杭路122號——采峰別墅。
采峰別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它是福州近代富商、馬來西亞愛國僑領楊鴻斌的故居,建于1920年,可算當時檔次最高的中西合璧民居建筑之一。
采峰別墅依彩氣山而建,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這里就基本無人居住了,建筑的部分墻體傾斜、倒塌,屋面漏水嚴重,小花園的亭子也倒塌了。
別墅建筑用料講究,地上的瓷磚、鋼材、玻璃等建材全部是進口貨,部分青磚上還有采峰別墅獨有的字樣或圖案。“別墅磚墻的轉角,都不是切割的,而是采用了一體成型的折角紅磚。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砌墻磚也是定制的。”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道,在做工這么講究的情況下,采峰別墅只歷時半年時間就建成了。
為了恢復原貌,修復方將倒塌的墻磚收集起來,重新砌起墻體。花園內的亭子也依照原貌重建起來。如今,基本完成修復的采峰別墅已重現當年的韻味,日常也有專人負責保潔養護。
曾經的上下杭,商家比肩,行棧林立,商幫會館聚集,大商巨賈呼嘯來去。隨著采風別墅、商務總會舊址等建筑修復完成,如今行走在這里,已能清晰地品味到福州近代的商貿風云。
眼下,隨著三捷河兩岸約1萬平方米建筑完成整治,陸續招商開始試運營,上下杭新的商業模式,也邁出了探索完善的步伐。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首個社區故事館落戶上下杭2019-03-10
- 福州上下杭:品讀歷史,再現繁華2019-02-25
- 海絲國際旅游節海內外來賓樂游榕城 暢談旅游合作2018-12-02
- 國慶假期上下杭接待游客40萬人次 老街重現輝煌2018-10-10
- 絲路電影節電影交響音樂會今日在福州上演2018-10-08
- 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今日開街 記者搶先體驗為您帶來“逛吃攻略”2018-09-30
- 福州端午節主場活動昨舉行 上下杭里粽香飄(圖)2018-06-15
- 福州新增13條公交線2018-04-11
- 福州上下杭周邊5條路增12個的士停車位2018-04-11
- 福州:上下杭啟航 酒吧街亮相2017-07-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