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存文物、活用古建的林森公館
記憶里的老房子,卻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民國時期建造的林森公館重新對外開放,從外表上看它依然是一棟飽經滄桑的老洋樓,但內里卻變成充滿活力與童趣的兒童圖書館。
途經初夏的麥園路,穿過陽光下搖搖擺擺的藍花楹,聆聽附近學校傳來的郎朗讀書聲。在路的盡頭,一座西洋式建筑映入眼簾。作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林森公館就這樣藏于鬧市之中。
外觀精美卻飽經滄桑的青磚灰瓦向過路的行人表明這座洋樓的曾經歷經的歲月。林森公館分為主樓、副樓兩個部分,始建于上世紀二十年代,曾作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公館。
林森1868年出生于福州閩侯。辛亥革命中,他領導九江起義,并促海軍反正,派兵援鄂、皖,穩定革命大局,被推舉為民國時期首任參議院議長。林森后來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長達12年,晚年曾居住在這座公館內。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林森去世后公館仍由林家后人居住。經過幾十年的輾轉變遷,如今,林森公館被開辟成兒童繪本閱讀空間,并作為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對外開放,成為全省第一家公益性的繪本主題館。
每逢周末,對外開放的林森公館便被童聲與讀書聲包圍。林森公館藏有兒童圖書上萬冊,定期還會開展音樂、講座、繪畫、手工等親子活動。
雖然與鬧市僅有一墻之隔,但林森公館卻顯得格外安靜祥和。由大學生組成的志愿者整理歸類著圖書,媽媽耐心地為孩子解讀圖書里的故事,孩子一邊翻動著圖書一邊聽得如癡如醉。
青白的墻體、復古的窗戶、花色的玻璃,作為繪本館的林森公館在原汁原味保存老洋樓外觀的基礎上,也往內在的骨架里增添不少童趣。
五顏六色的花燈、琳瑯滿目的裝飾、小巧可愛的折紙、活潑童趣的座椅,一點一滴的元素結合在一起,讓林森公館成為孩子們的“王國”。
在保護歷史文化符號的同時,賦予老建筑公共服務的功能。林森公館作為利用和活用文物的典范,不僅在新的時代擁有了新的使命,也實現了文化遺產全民共享。(原浩)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倉山林森公館:來,我們去百年建筑聽故事!2018-02-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