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6月27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今日上午,福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福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情況。
福州市于2015年8月獲得全國第三批示范區創建城市資格。根據創建規劃和實施步驟,福州市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分動員部署、創建實施、整改檢查、評估迎檢四個階段。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安排,擬于今年8月完成第三批示范區終期驗收工作,目前福州市已基本完成示范區各項創建工作,進入全面迎檢沖刺階段。
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思源在會上介紹說,經過近三年的創建,福州市示范區工作主要取得了六大成效:
制定和實施了一批適用有效的機制制度。先后出臺了《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關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等10多個政策性文件;與福建師范大學合作,組織省、市專家學者完成《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題調研,7月將赴京參加課題評審。
建設和改造了一批覆蓋城鄉的文化基礎設施。全市轄區內現有文化館(藝術館、群藝館)14家、圖書館15家、博物館(紀念館)37家、美術館(畫院)5家,已完成達標、提升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73家、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含農家書屋)2101家;各類體育場地12077個,各類公共體育場館167個,大型體育場館18個,2011年以來新建健身路徑2418條;全市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廣播綜合覆蓋率達100%,“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已基本形成。“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運營成效明顯,“福州數字文化地圖”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平臺即將投入運行,全市公共文化機構普遍設置免費無線網絡。
打造和形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文化服務品牌。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各類培訓、演出和展覽等服務實行“零門檻、不收費”。打造了 “相約九日臺”周末音樂會、“榕圖大講堂”等一批文化服務品牌。各地深入開展“一鄉(街)一特色”、“一村(社)一品牌”活動,如:長樂區的“百姓舞臺夢想秀”、永泰縣的“周周樂”等品牌活動都成為當地響亮的文化名片。積極推進文化志愿服務,組織的“新福州人歌手賽”、“藝術扶貧工程”、“農家書屋一對一結對共建”等活動,保障了特殊群體文化權益。
發掘和利用了一批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的特色資源。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發揮資源優勢造福百姓。三坊七巷200多座明清古建筑,包括林則徐、嚴復、冰心等近現代名人故居,現已逐步辟為紀念館、展覽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倉山區在煙臺山歷史文化建筑群、林森公館等處添加它的公益文化場所的功能,開設圖書館、博物館等,對市民開放;努力提升鄭和文化、船政文化、曇石山文化海洋文化品牌,構筑 “海峽兩岸合唱節”、“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兩馬同春鬧元宵”、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等對臺文化交流活動等對臺文化交流平臺,促進文化“走出去”,促進榕臺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民眾文化交流。
共建和共享了一批省市縣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福州充分利用省會城市的地理優勢,實現省市文化資源共享。福建省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均坐落福州,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文化體驗和服務。同時,福州與轄區內的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開展共建聯建活動。社會力量參與承辦絲綢之路電影節等重大活動,社會資本參與福州市圖書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在示范區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鼓勵和推出了一批公共文化典型案例和特色亮點。各縣(市)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創新方式,創造經驗,推出6大類40多個典型案例。其中福州市“藝術扶貧”助力精準扶貧、永泰縣“鳥巢書屋”創造流動服務新方式,在文化和旅游部中期督查中被列入第三批示范區創建的20個特色亮點之中。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本月福州全市村莊種樹38萬棵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