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新區試點建筑渣土“內部循環” 節約轉運費用
海峽網8月1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通訊員 莊菲菲)隨著大量項目建設推進,如何科學處理建筑渣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日前,福州高新區探索出一條新的解決思路——建筑渣土區內循環利用。前日,高新區正式出臺區內建筑渣土循環利用和處置管理實施意見。
記者了解到,按照以往做法,高新區內項目施工產生的建筑渣土統一清運至區外處理。“原來基本按照開始一個清理一個的方式。”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會導致有些項目需要將建筑渣土往外運輸,而有些項目則需要從區外購買土方。
“這樣一來一回,不僅增加區內交通壓力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來回的轉運費用大大增加財政支出,冗長的轉運環節還會影響項目進度。”上述負責人說。
按照實施意見,高新區建筑渣土的區內優先平衡處置和管理包括建筑渣土堆放、運輸、中轉、回填和消納等各個環節。具體來說,即采取單個工地內部消化、多個工地平衡互補等方式進行區內循環利用,項目平衡后多余的建筑渣土通過洼地填平、堆坡造景等區域內就地利用的方式實現源頭減量。
具體操作上,高新區建立起建筑渣土供需對接機制,每月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項目消納、外運土方量供需表,統籌協調平衡處置建筑渣土。
前日,記者在海西園一期安置房C區項目工地上看到,挖掘機正抓緊刨土,渣土轉運車一趟趟轉運土方。這些渣土轉運至附近有土方需求的中海寰宇天下項目工地。
“在供需機制下,我們就可以把海西園一期安置房C區項目的渣土提供給中海寰宇天下項目,實現渣土再利用。”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為更好實現供需對接,目前高新區還在建設“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綜合監管信息平臺”,要求產生建筑渣土的單位如實申報建筑渣土的具體類別、產生數量及時間、承運企業及車輛、運輸路線及消納場所等內容。
“未來將通過平臺整合信息,進一步提升產生和消納的有效銜接,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上述負責人說。
海西園征遷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曾禎盛表示,新辦法全面實施后,將為高新區節省近一半的建筑渣土轉運財政開支。同時,財政性投資建設項目的土方資源開支等也將大大縮減。
目前,高新區已在多個項目上試行新辦法。包括高新區實驗小學、輪船港、創新園三期、艾密克、易斯特等項目。
為加強日常管理,高新區還建立企業誠信檔案系統,配套市場退出機制和黑名單制度。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高新區創新園打造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基地2019-03-30
- 福州高新區全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新高地2019-03-25
- 福州高新區全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新高地2019-03-25
- 福州高新區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2號公章”讓群眾“少跑腿”2019-03-20
- 福州高新區將再添一座標志性建筑2019-03-07
- 福州高新區在創業大廈試點“信易租”2019-02-24
- 福州螺洲大橋旁 大量渣土侵占濕地2019-02-01
- 福州高新區海西園兩條重要道路通車2019-01-03
- 新年添新路!福州高新區兩條道路元旦通車2019-01-01
- 福州高新區:宜居宜業的科技新城2018-12-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