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15日訊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2018—2020年,全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67所;到2020年,福州市義務教育學校51~55人班額比例控制在8%以內,比全省低2個百分點;從2019年起,采取積分制辦法安排隨遷子女入學……近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作出政策解讀,介紹了出臺《實施意見》的背景和主要內容。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實施意見》是在國務院和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緊緊結合福州實際進行創新延伸,將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教育質量的期待作為重點努力方向,從學校規劃建設、教師隊伍、素質教育、特殊群體、相關保障等全面施策,確保2020年福州市中心城區范圍內實現基本均衡發展,有條件的縣(市)區基本達到國家優質均衡發展要求。
義務教育是教育非常重要的起步階段。近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把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在重要議事日程,注重完善政策、提高教師待遇、打造優良的教育發展環境,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取得了明顯效益。
福州市《實施意見》在國務院和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緊緊結合福州實際進行創新延伸,將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教育質量的期待作為重點努力方向,從學校規劃建設、教師隊伍、素質教育、特殊群體、相關保障等全面施策,確保2020年福州市中心城區范圍內實現基本均衡發展,有條件的縣(市)區基本達到國家優質均衡發展要求(高于全省發展目標)。
福州市《實施意見》共提出有創新或突破的18處,分別為:
科學規劃城鄉學校布局
一是在修訂完善中小學校布局規劃方面,要以《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為依據,并提出“規劃先行、適度超前”的原則。
二是建立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的規劃、設計和驗收等環節的會商機制,保證相關部門全部參與。
三是將配套建設學校納入周邊住宅建設項目的規劃條件及土地出讓要求,確保配建學校與住宅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四是到2020年,福州市51~55人班額比例控制在8%以內,比全省低2個百分點。
優化城鄉學校建設和管理
一是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提升改造工程,通過提高新建標準、改造不達標學校、分流生源等措施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
二是以教育信息化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著力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
三是開展以學科測評、網絡閱卷為基礎的學業監測評估系統建設試點,為中小學教學質量抽測考評與精準診斷服務。
四是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推進“網格化+平安校園”工作,全面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
加強城鄉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結合學校工作特點貫徹一線考察干部要求,探索建立更加精準的校級領導干部考核選拔制度;改革名優骨干教師考核方式,以教學業績為主要指標定期對省、市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進行考核;強化教師培訓項目過程性管理,完善課程設計、學員考核和師資評價方式,提高高層次人才培訓質量;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依托教師進修校開展縣域內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試點,并比全省提前1年完成所有教師進修校的標準化建設;合理提高邊遠山區、海島教師待遇水平,同時各縣(市)區政府可根據縣域內城鄉差別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在各類評比表彰中向一線教師、鄉村教師和班主任傾斜。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方面:抓好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的基礎上,強化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普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通過送教、走教和推送數字化課程資源等方式,支持鄉村小規模學校開足開好國家課程;調整優質普高定向生分配辦法,按不低于50%的比例,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初中校,并向農村初中和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傾斜。
有關保障方面:從2019年起,采取積分制辦法安排隨遷子女入學;加大市級統籌力度,建立市縣兩級聯席會商制度,積極探索市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分步推進的規劃與路徑。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五城區小學學位余額15149個 隨遷子女今起報志愿2018-08-23
- 福州隨遷子女小學入學明后兩天將填報志愿 五城區學校學位余額今天公布2018-08-22
- 福州:隨遷子女入學明年起采取積分制2018-08-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