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熱水墓群周邊是荒漠戈壁
警方追回的被盜的器具、飾品等
在青海省都蘭縣的荒漠戈壁上,分布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吐蕃墓葬群,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規模最大的古墓葬——血渭一號大墓,被當地民間稱為“九層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偉,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這座墓葬所在的熱水墓群成為盜墓分子覬覦的對象。近期,在公安部的組織指揮下,青海省公安機關偵破了“3·15”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抓獲了盜墓團伙成員26名,追繳了被盜掘的全部文物646件。經文物鑒定機構鑒定,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4組16件。
被盜文物 以器具、飾品為主
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馬永明介紹,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公安機關提供了都蘭縣被盜掘出土的文物將被倒賣的線索。警方立即安排專人核查,確定線索真實可靠。
據悉,賣家的報價高達1.8億,種種跡象表明,這批珍貴文物隨時都有可能被賣掉。
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公安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公安部將此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并于6月11日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其中包括該案中實施盜掘的犯罪嫌疑人王建韜、韓萬里。
從3月到7月,涉及實施盜掘、幕后出資、聯系銷贓、倒賣文物等各個環節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網打盡”,646件被盜文物也陸續追回。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蔡林海表示,這批文物以器具、飾品兩大類為主,一些文物上的紋樣反映都蘭地區當時的社會風貌,傳遞文化生活信息,精美絕倫。
黑利益鏈:內外勾結、分工明確
公安機關介紹,這一系列案件中,山東、河南等外省人出資、出“技術”、找銷路,青海本地人出力、保障“后勤”。他們彼此勾結又相對獨立,形成了盜販文物的黑色鏈條。
在熱水墓群血渭一號墓東側一平臺處,記者看到了被盜掘的探坑。海西州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盧成章說,盜墓坑現已被填埋,盜墓分子曾在這里“忙活”了2個晚上,盜洞開口長120厘米,寬65厘米,盜洞深度達9.2米。
“出資人”孫某林交代,這個大坑就是他看著挖掘的,挖到“貨”后就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個隔擋,上部用土將盜洞回填,探坑填埋。周邊都是無人區,大墓被盜后很難被人發現。
盜墓分子之間用綽號聯系,反偵查能力也越來越強。“外省的犯罪嫌疑人來青海作案時,先到西寧租車再到都蘭,互相不知道姓名,以綽號相稱。”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支隊長吳延幫說,為避免警方追蹤,他們不斷變更交易地點,在都蘭活動時吃住均在同伙家中,盡量不用身份證登記酒店,以免留下線索,引起警方注意。
記者了解到,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要想富,就挖墓,一夜變成萬元戶。”被抓獲的A級通緝犯罪嫌疑人韓萬里說。
據介紹,青海省考古部門將聯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被盜的古墓葬開展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紀念設施不能建得富麗堂皇2019-03-21
- 臺“新故宮計劃”成挨批重點:浪費人力、物力、財力2019-03-21
- 多款文物表情包走紅 回應:促使大家更了解文物本身2019-03-20
- 國家文物局局長談博物館文物保護:不能有任何的松懈2019-03-15
- 青海澤庫縣地震嚴重嗎?青海澤庫縣地震有人員傷亡嗎?2019-03-14
- 美國返還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2019-03-01
- 美方歸還流失文物怎么回事?哪些文物將重回中國?2019-03-01
- 南京15處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公布2019-02-27
- 青海文化旅游助推脫貧攻堅 鄉村旅游接待點達到3241家2019-02-26
- 泉州將建全市文物保護數據庫 今年起推行文物工作“五納入”2019-02-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