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厝村永盛梁氏宗祠的外墻上,兩只白象栩栩如生
宗祠外墻上的雕刻非常精致
村里有一口元代古井,至今還能打水
春節期間,宗祠里演閩劇,老少看得津津有味
梁厝村位于三江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海峽網10月9日訊 (海都記者 陳恭璋/文 包華/圖)日前,海都記者從福州市相關部門獲悉,梁厝村保護系列規劃項目已經啟動,該村將被打造為福州市第14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梁厝村位于倉山區城門鎮,緊鄰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由福泉高速、規劃中的永南路、貽燕路及梁厝河圍合而成,用地面積34公頃。
梁厝村歷史悠久,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名人輩出。村內列入保護的古建筑30多處,有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剎龍瑞寺,宗祠內留有理學家朱熹的墨寶、清朝皇帝御賜的三個“福”字方匾。
據了解,梁厝村保護規劃,由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項目組開展,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了福州市三坊七巷規劃設計。梁厝村將打造三江口的“三坊七巷”。
千年古剎龍瑞寺 記錄海絲文化
村民說,村內的古建筑現有30多處,有唐朝、元朝的,大多數建于清朝。
最有名的要數村中的千年古剎龍瑞寺。該寺始建于唐天復元年(公元901年),比鼓山涌泉寺還要早7年。在布局上建有山門、天王殿、塔院、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樓等。
走進寺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寶殿殿基的青梨石浮雕石刻。浮雕石刻共計12面,村民說,這些石刻都是唐代原件,歷經千年,但整體保存完好。浮雕的內容有雙獅戲球、封侯掛印、八蠻貢象、海族獻寶、鯉躍龍門、士子游春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蠻貢象,4個外國人牽著一頭大象。
村民說,梁厝村靠近閩江,古時還有渡口和碼頭,也是福州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口岸。浮雕表現的是閩王王審知對外開放港口,與外商友好往來,當時梁厝村開展對外貿易交流的場景。
此外,龍瑞寺原來還有國寶級的文物陶制雙塔,它們為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所立,原本矗立在龍瑞寺大院的東西兩邊,因為每座塔身還有1038尊佛像浮雕,又被稱為“千佛塔”。1972年,有關部門將這陶制雙塔移至鼓山涌泉寺的天王殿前,如今已成為涌泉寺的寶物之一。
宗祠始建于南宋 留有朱熹墨寶
村內還有一處古建筑十分有名,那就是梁氏宗祠。現在的這座宗祠,始建于南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元朝時經歷過一次擴建,增加了戲臺、回廊、天井等,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梁氏宗祠正門的兩側墻上,各有一只大象,象身是梁氏族人每家每戶貢獻一只白酒杯,由數百只白色陶制小酒杯鑲嵌而成,栩栩如生。進入宗祠大門,可以看到正中掛著一面匾額,寫著“貽燕堂”。
村民說,這三個字是朱熹題的,在宋代,梁厝村的祖先曾在燕山腳下創辦“梅澗書院”,因愛好理學,便請朱熹前來講學,朱熹離開時,手書“貽燕堂”三字,后來“貽燕堂”就成為梁氏宗祠的堂號,高掛于宗祠堂中。
“貽燕堂”旁還掛著3個“福”字,村民說,這是清朝道光皇帝的親筆手書。據記載,梁氏族人梁章鉅擔任清朝廣西巡撫期間,與同為福州人的林則徐一起力主禁煙,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擁戴,道光皇帝龍顏大悅,于道光十七年正月初五欣然題下5個“福”字賜予梁章鉅。梁章鉅將3個“福”字掛于梁氏宗祠中,另兩個放置于他當時居住的三坊七巷小黃樓中。
梁厝村保護系列規劃項目將完成古建筑保護修復1.8萬平方米。目前,三江口片區建設正在大力推進,而在道路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中,如遇需遷移保護的歷史建筑,也將遷移至梁厝村保護街區內。
梁厝村名人輩出“一村兩院士”
梁厝村尊師重教,文風鼎盛,歷代名人輩出。
村民介紹,清朝時,較為知名的有當時的廣西巡撫、兩江總督梁章鉅,中國近代史上的科技翻譯家梁鳴謙。民國時期,梁厝村走出多位國民黨高官,如梁序昭、梁敬鐵享等。
梁厝村“一村兩院士”,走出了兩位中科院院士,分別是物理化學家、曾任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的梁敬魁,中國第一任導彈總設計師、中國戰術導彈重要奠基人、航天工程技術專家梁守槃。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最美區域 三江口“蝶變”2019-03-25
- 福州:五大體系發力打造幸福之城2019-02-14
- 好消息!福州三江口大橋來了!通車時間已定!2019-01-23
- 海綿城市建設試點6月底前完成 分為三江口和鶴林兩片區2019-01-17
- 福州新區三江口南臺島東部片區將打造美麗福州示范區2018-11-20
- 福州新區三江口片區建設再提速2018-10-01
- 福州三江口文化旅游城打造五大主題樂園 總投資38.5億2018-09-28
- 福州倉山區三江口文化旅游城開工 預計2020年10月建成2018-09-28
- 尤猛軍督導檢查福州三江口片區建設工作2018-09-26
- 福州三江口片區 開建多個綜合體2018-09-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