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白蘿卜扎根寧夏拔窮根 10年內建50萬畝基地
當地農戶在鹽池縣的基地內采收白蘿卜。
海峽網10月16日訊 (福州晚報記者 張維璟 朱毓松 馬麗清/文 受訪者供圖)最近,福州籍企業家李克海正忙著辦理寧夏銀川市閩寧鎮白蘿卜產業園土地流轉事宜。明年開春,這里將種下2000多畝白蘿卜,“5年內,這里的10萬畝土地都將種上白蘿卜,有望帶動一萬多名當地貧困戶走上增收路。”李克海說。
產業協作一直是閩寧協作的重頭戲,是幫扶機制從“輸血”升級到“造血”的關鍵。去年,李克海帶著他的白蘿卜,相繼來到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吳忠市鹽池縣、銀川市閩寧鎮,開始打造“白蘿卜王國”。
“蘿卜大王”赴寧夏
助力精準扶貧
李克海是福建宏達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有一個綽號叫“蘿卜大王”,種了18年蘿卜,這一次他把蘿卜種到了寧夏西海固地區。
去年7月,作為福州市扶貧項目,李克海的白蘿卜基地落戶固原市三營鎮鴉兒溝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吸納了300多名當地貧困戶試種白蘿卜。
西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初來乍到的李克海遇上了灌溉水源缺乏的問題。在福州援寧干部的積極協調下,當地政府開通了“綠色通道”找水打井,為他解了燃眉之急。
很快,試種的2000多畝白蘿卜喜獲豐收,基地農戶也嘗到了甜頭。李克海說,基地的工作人員月均工資約5000元,去年4個月,這些農戶一人賺了約2萬元。
“有的貧困家庭原來年收入才1萬多元,這都超過他們一年的收入了。一些留守老人、婦女經過培訓,在‘家門口’就業,也增加了家庭收入。”鴉兒溝村村委會副主任馬小東說。
跟著基地走
貧困戶錢包鼓了
今年初,李克海在吳忠市鹽池縣開辟了3000多畝的白蘿卜種植基地,吸納了當地100多名貧困戶。不少貧困戶跟著基地走,錢包鼓了。
以前鴉兒溝村村民雨林俊一家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他外出打零工,一年下來賺一萬多元。家里8畝玉米地趕上收成好時,可以賺兩三千元。
去年,雨林俊借了15萬元買了一輛拖拉機,和60多歲的父親承包了村里白蘿卜種植基地的犁地、開溝業務,妻子、母親則在基地打零工。4個月時間,一家四口賺了約8萬元。
嘗到甜頭后,今年他們跟著來到鹽池縣的基地,不僅還清了買拖拉機的欠款,還向基地借錢新買了一輛拖拉機和打藥機,繼續承包基地的犁地等業務,半年下來賺了約12萬元。
“再努力點,明年就能把錢還清了,今后賺的錢都進自己口袋了。”看著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雨林俊喜出望外。他說,明年他打算介紹其他村民來基地工作。
“在鹽池縣基地農作繁忙時,還有30多名原來基地的農戶會來打零工。”李克海說。
打造“白蘿卜王國”
帶動當地脫貧致富
李克海告訴記者,寧夏地勢平坦,可引地下水灌溉,有利于發展現代農業;夏天沒有臺風影響,冬天氣候比較寒冷,細菌被凍死,省了殺菌費用;晝夜溫差大,種出來的白蘿卜又甜又脆,深受市場歡迎,甚至遠銷加拿大、日本等國。
看到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李克海將福建省內的基地出讓,把事業重心轉到寧夏。今年8月,福建宏達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達成合作協議,將在閩寧鎮投資建設10萬畝生態白蘿卜產業園。
“閩寧協作給我們的企業帶來了機遇,我們更要扎扎實實地干。”李克海說,下一步他將拓展白蘿卜產業鏈,創辦工廠從事白蘿卜深加工,并計劃10年內在寧夏流轉50萬畝土地種植白蘿卜,通過產業融合,打造“白蘿卜王國”,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中國PPP基金投資寧夏文旅項目2019-03-29
- 寧夏構建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 景點串成線體驗各不同2019-03-14
- 閩寧一家親 花燈展情誼2019-02-14
- 寧夏六盤山特產館開業 位于倉山利嘉鴻航食品城內2019-01-02
- 寧夏多家A級景區實施門票優惠 活動持續至明年3月2018-12-06
- 寧夏32家文旅企業精彩亮相東盟博覽會 為國內外合作拓寬渠道2018-11-06
- 寧夏舉行“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頒獎盛典2018-09-17
- 寧夏生態新畫卷:青山碧水“金沙丘”2018-09-13
- 寧夏旅游走進成都 推介“引客入寧”獎勵政策和精品資源2018-09-10
- 攜手22年 閩江水心連六盤山2018-09-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