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茶園河對外開放:去黑除臭迎新生 以水為脈造綠廊
茶園河整治完成并對外開放。
海峽網10月19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在晉安區環北三村小區旁的茶園河,本是垃圾遍布、狹窄淤塞的內河。隨著水系治理“卷地毯”掃尾攻堅強勢推進,這條全長879米的河道全線已整治完成并對外開放。本月底,一座凈化站也將啟用,每日都有源源不斷的晉安河水匯入,讓茶園河水動起來。
“黑臭茶園”告別沿河污染
“這是整治前后對比,你看變化是不是特別大?”18日上午,記者剛到北環中路旁的茶園河,清控人居(福州)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區域一負責人莊凌就拿出手機和記者分享。手機中記錄的茶園河原來黑臭模樣,難以和眼前通透整潔的新景觀聯系起來。
作為晉安東區水系治理項目包的黑臭河道之一,茶園河起于東浦支路,依次穿北環中路、香檳路、環南路與茶園路,于茶園路附近匯入晉安河。作為晉安河支流之一,其為斷頭河,源頭處為暗涵,沿線亦無水源補充,加上上下游高差較小,水流動性不強,61個排口不斷“吐”出黑水,河道不堪重負。
莊凌告訴記者,針對亟待解決的黑臭“病癥”,他們從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方面做足功課。
為給河道好好“洗個澡”,茶園河全線采用干塘清淤,但沿線多處斷點,加上用地局促,也給施工帶來不小難題。“我們向河道‘借路’。”莊凌說,通過全線架設鋼便橋,在8米至10米寬的河道中建起一條“新路”,供設備、人員進出。
按全線不同淤積情況,人工與機械相互配合,把厚達60厘米至80厘米的淤泥全面清除,整體清淤量達5000多立方米。此外,通過敷設1.3公里多的截污管,把沿河污水統一收歸。
截污系統形成之余,斷頭河始終是河道治理的癥結。針對暗涵污水,此次也新增了1個提升泵,將原本匯入河道的污水提前攔截,使之歸入市政污水管。
“現在截污系統已全面形成,實現污水不入河。”莊凌說。
“亮麗茶園”打造生態美景
“大病初愈”的茶園河,以往開門聞“臭”的場景已不復存在,大小適宜的碎石及片石鋪底,水質有了明顯提升。除了不黑不臭,沿線居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茶園河變美了。
“沿線老舊小區多,整治前雜搭滿眼,步道缺失。”市城鄉建總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為給市民打造一條美麗生態廊道,通過前期加速拆遷“拔釘”,沿河兩側實現貫通,為步道和景觀建設留出空間。眼下,茶園河全段步道均已貫通。記者采訪時,不少居民正“借道”通行。
圍繞“種樹、見景、亮燈”的原則,茶園河充分利用兩岸濱河帶狀綠地,形成以秋楓為主景樹,宮粉紫荊及垂柳為行道樹,茶花、木槿、紅花繼木等灌木點綴其中的生態綠道。
記者了解到,茶園河將在環南公園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系統提升,打造面積6300多平方米的全新串珠公園,本月底就將進場。“現狀公園位于河道中段,除公園綠地外,小葉榕、香樟和木棉點綴其中。”該負責人說,在保護利用現有綠化及遮蔭大樹的基礎上,此次提升將改造拓寬林蔭步道和休憩場地,并對綠化系統升級。此外,結合東浦支路旁的水質凈化站,也新增了1處1000多平方米的小廣場,供來往市民休憩賞景。
“動力茶園”實現水多水動
據該負責人介紹,雖然茶園河無活水來源,但它與晉安河“手牽手”,也為營造水多水動的茶園美景創造條件。
據了解,為實現生態補水,經方案優化,和琴亭河共用的一套補水系統已沿河“駐扎”,將與晉安河交匯口的閘壩相互配合,每天通過1公里多的補水管,為缺乏動力的河道輸送活水,日補水量達10000立方米。
為實現補水水質提升,東浦支路旁的一座凈化站已順利完成設備安裝,將加快調試,力爭本月底全面啟用。此外,2座起錯峰調蓄作用的調蓄池也將在下月中旬啟用,給河道全方位守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本月福州全市村莊種樹38萬棵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