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1月28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 見習記者 葉欣童)“叮鈴鈴……”上課鈴聲響了,福州教育學院第一附屬小學的張春霞老師精神抖擻地走進教室,給孩子們講起了課來。
整潔的教室、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活潑可愛的孩子……看著眼前的一切,張春霞不禁感慨:“改革開放40年,教育領域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從1983年接受教育、到后來從事教師職業,張春霞是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更是親歷者和見證者。
改革開放40年,也是教育事業激動人心的40年。經過40年的發展,人人都有學習途徑、人人享有出彩機會,學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實處。
從“水泥地”到塑膠跑道
走進長長的鼓樓區蒙古營巷,一附小校園內,書聲朗朗,標準化的教室、寬闊的籃球場,無不體現著教育環境的現代氣息。
“這和我們讀書那會兒,可是天壤之別。”1983年,張春霞成為了福州茶園山小學的一名學生。“當時條件有限,我們就在預制板搭起來的教室里學習,操場也只是教室門前的一塊水泥空地。”
“黑屋子、泥臺子、爛桌子、破凳子,坐著一群泥孩子”,這是當時學校教育的真實寫照。
“當時師資缺乏,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初中畢業,高中畢業的很少,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就更少了。”張春霞回憶道,老師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打天下,更沒有什么練習冊、習題集,一些習題都是老師寫在黑板上,學生再抄下來做。
在那時,學生輟學率十分高,能考上大學的,更是鳳毛麟角。 但張春霞堅持了下來。初中畢業后,張春霞選擇了閩江師專,開始了與教育事業的不解之緣。“和現在不同的是,當時五年專、職專等技術院校是 ‘香餑餑’,好就業,很多成績優秀的人都選擇讀中專。”張春霞說,在完成5年大專學習后,她又經過自考,拿到本科文憑,這也讓她有了更廣闊的人生舞臺。
從“填鴨式”到領路人
1997年,張春霞順利進入福州教育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至今,21年的從教經驗,讓她見證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快速期。
“初到學校,一附小內只有一棟木質教學樓,樓上的學生跑過教室,樓下的學生都能感受到灰塵‘噌蹭’地往下落。那時,老師們站在三尺講臺,靠一根粉筆 ‘走天下 ’。而課堂的主角依然是老師,學生接受教育還是比較被動。”回憶起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張春霞侃侃而談。
隨后,一切都在變化。新建教學樓的計劃被安排上了歷程表,緊接著,新的課桌椅、新的塑膠操場、新的多媒體設施出現在校園內。教師告別了只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件”時代。
與之前相比,張春霞明顯感覺到了不一樣。“家長更重視孩子的學習了,老師的教學思維也在改變。”張春霞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開始注重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教學硬件的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思維也在慢慢發生轉變。“老師的教學不再僅僅依靠課堂上的板書,而是更多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工作,并且更加重視教師自我水平的提升,通過研讀各種教學用書、教育雜志來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識體系,為學生帶去更好的教學體驗。”張春霞告訴記者,教師的身份已經從早年“填鴨式”學習的監管者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領路人。
“而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又為教育事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張春霞工作后的第四年,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始逐步實施,“全國‘萬校一書’的課程體系和‘萬人一面’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對于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教法、學法、評價標準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在校內我們開始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表達自我,增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打破年齡和身份的隔閡,共同進步。”
從“三大件”到多媒體
教育改革的步伐并沒有因為長足的進步而停滯。教育軟、硬件的提升,不僅使“人人通”“一師一優課”、移動學習終端等新教育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還吸引了許多高學歷、高水平的新教師加入到教學團隊中,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孩子們上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同時隨著教改的繼續深化,教育評價體系也在不斷改善,學科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在課堂上我們將學習的自主權更多地還給學生,關注學生的差異性、發展性,更注重因材施教,希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成長。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小組學習,并且帶領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感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張春霞表示小學教育是奠基工作,目光不應只聚焦在分數,而要培育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打通了教育資源的時間、空間局限,使得資源共享更加頻繁。“老師們常通過線上線下的教研活動進行校際之間的交流,交流教學心得。將外校的名師‘請進來’,讓校內優秀的老師‘走出去’,不斷探尋一條‘名師引領’的道路。并且將送教下鄉、輪崗支教等促進城鄉教育融合的實踐往常態化發展,引導優秀校長、骨干教師向農村校、薄弱校交流,為每個城鄉孩子創造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機會。”
改革開放40年為教育賦予了創新與活力,讓改革成果惠澤千家萬戶。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激發萬千“細胞”的活力 發展黨員工作與時俱進2019-01-22
- 【改革開放】泉州千年地標 見證古城復興2019-01-14
- 福建各地學習貫徹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9-01-07
- 福建表彰改革開放40年福建最有影響力企業家2019-01-03
- 2018閩商企業領袖年會在福州舉行2019-01-03
- 親歷40年 廈門離退休老干部暢談改革開放大變化2019-01-03
- 不斷書寫福建改革開放新篇章2018-12-27
- 福州:改革開放40年來部門辦事效率不斷提升2018-12-27
- 福建日報發表社論:不斷書寫福建改革開放新篇章2018-12-27
- 我們與改革開放一起走過——感受廈門改革開放40年2018-12-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