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鎮后陳村的湖上生命公園。
海峽網12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文/攝 通訊員 徐藍欣)“起大厝,建大墓,講排場”曾經是福清鄉村根深蒂固的陋習。隨著福清市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如今各鄉村摒棄舊觀念,積極建設生態環保的“生命公園”,逐漸興起文明節儉的殯葬新風,助推鄉村振興。
昨日,走進江陰鎮后陳村的湖上生命公園,碧草如茵、綠樹繁花,沒有高聳的墓碑,沒有壘砌的墳頭,在墓穴地表上方設立的生命里程碑,取代了傳統的墓碑石林。鵝卵石步道和涼亭等掩映在草木叢中。這是江陰鎮建成的首個生命公園,共設計墓穴600個,綠化率達70%,使用年限達15年以上。
后陳村副主任陳碧祥介紹,這里原先有十幾座舊墳墓,經過協調,村民們自愿配合,原址原遷。原先建一個大墓要花五六萬元,現在葬于生命公園管理費僅需一萬元,采取統一管理的模式,大大節約了花費。
而在多年前,后陳村攀比風氣嚴重,一些村民毀林建墓,不僅鋪張浪費,還破壞了生態環境。隨著近幾年福清市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后陳村村兩委適時提出籌建生命公園,得到村民的一致認可。在當地鄉賢出資支持下,湖上生命公園順利修建起來。公園建成后,江陰鎮各村干部群眾自發前往參觀,并以其為示范,結合各村實際,推動鄉村生命公園建設。
江陰鎮宣傳干事李雅玲表示,目前,何厝、龍門2個村正在進行前期圖紙設計,東井、田頭、赤厝、下曝、潯頭等5個村已完成生命公園選址、設計工作,下一步將全面開工建設,力求在全鎮形成文明祭祀和綠色殯葬之風。
生命公園,是福清殯葬行業推行的一項創新、環保的殯葬模式,是在建設公園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設置草坪葬、樹葬、花葬的節地生態葬法。公園栽種四季花草、綠化喬木,將墓碑建在草木叢中,取代傳統整片的墓碑石林。
近幾年來,福清開展過多次大型墓地整治工作,但還是陷入年年整治、年年回潮的惡性循環。福清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對全市殯葬管理工作深入調研的前提下,于2017年3月提出建設生命公園新理念。
記者了解到,生命公園建設是福清美麗鄉村建設的創新舉措,各鎮村根據實際地形地貌進行合理規劃,每座公園核心區面積3畝到5畝,綠化率60%以上,既符合生態理念又節約用地。
值得一提的是,福清嚴守標準底線,禁止將生命公園建設成公墓區,禁止破壞山體、砍伐樹木。穴位不能裸露,必須掩埋在地表之下,穴位地表上方只設生命里程碑,做到生態自然。其中一個創新模式是可利用果園,在枇杷樹或龍眼樹下節地安葬,將生命里程碑建設在果樹叢中,取代傳統的墓碑。
福清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清市通過引導鄉村建設生命公園,倡導生態殯葬,既滿足鄉村群眾的實際需求,又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綠水青山。目前,全市共有10個生命公園已基本建成并可投入使用,另有100多個生命公園正在推進建設當中。到2020年底,福清市將實現村村有生命公園,引領鄉風文明。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清一都一心唱好“枇杷致富經” 力促品種改良2019-03-28
- 福清樹立文明殯葬新風 明年底村村都有生命公園2019-03-25
- 福清65個生命公園投用2019-03-20
- 福清今年將實現“村村有湖”2019-03-19
- 福州(福清)枇杷節下月舉行 相約“東方第一寨”2019-03-18
- 福清市龍江征遷組提前一個月實現100%簽約2019-03-11
- 福清龍江公交樞紐站動建 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2019-03-01
- 福清虎溪公園東園即將開放 定位為生態濕地公園2019-02-28
- 福清成功出讓5幅地塊 總體量達186514.97平方米2019-02-22
- 福清94個服務單位深入466家重點企業 解決上千個問題2019-02-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