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美麗鄉村如詩畫,幸福故事譜新篇
大喜村村部對面的影劇院外立面已修復完成。陳建國 攝
海峽網1月4日訊 (福州新聞網記者 邱陵)“你們看,入村道路現在正從3.5米拓寬到6.5米,將來憑借原生態的農耕文化、萬余畝生態公益林、175畝水域面積的水庫,遠道而來的游客一定會越來越多。”在永泰縣嵩口鎮大喜村,“80后”村支書黃時杰對未來前景充滿信心。大喜村的變遷,是福州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
始于2015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環境治理和健全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從1.0時期的普通整治向3.0升級版的精品示范村跨越。
大喜村家家戶戶廳堂都有一幅“囍字,這也是本村約定俗成的習慣。如今,在美麗鄉村建設引領下,村莊更添喜氣。邱陵 攝
一村一策,發揮優勢
大喜村是永泰縣嵩口鎮東南部的一個行政村,“藏”在福州最高峰——東湖尖山腳下的深山腹地之中,也是嵩口鎮“一核五片”總體發展規劃的重要一翼。漫步村莊,但見植被茂密、山雄水俊,生態資源優勢明顯。
黃時杰是土生土長的大喜村人,在外發展多年,2012年回到村里擔任村主任,2016年任村支書。據黃時杰介紹,大喜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就是以生態環境為依托、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品質鄉村旅游為引導,瞄準生態教育警示基地的定位。
三年前,臺灣文創團隊全程駐扎大喜村,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規劃設計方案,從屋面立面改造、水溝水渠圍欄改造、電影院周邊沿廊設計、景觀橋設計等細節,凸顯原生態的“土味”。
大喜村老年人活動中心。陳建國 攝
在黃時杰的印象里,村部對面的電影院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上千人齊聚于此看電影、看戲。電影院外墻全部用青磚搭建而成,修整后的電影院保留了建筑原有風格,盡量做到修舊如舊。“希望電影院能還原曾經的熱鬧,成為大喜人情感聯結的紐帶。”在黃時杰看來,大喜原有的就是最美的。
陳坑是大喜的一個自然村,已有20多年無人居住,但自然生態保護良好,是鳥類棲息的天堂,發現野生鳥類8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2種。目前,黃時杰已經引進一家企業,將在此設立野生動植物攝影基地,讓更多人關注瀕危鳥類的生存環境。
黃時杰表示,大喜旅游特色村鎮的建設更多保留著土夯墻式的民居建筑、竹編籬笆,展示傳統農耕文化的面貌。
“一村一策”,令大喜摘得國家級環境整治示范村的金字招牌,也是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的原則。“有了人氣,我們就開始謀劃發展民宿、開發旅游伴手禮,增加了村財和村民的收入。”黃時杰說,大喜還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建設養蜂園、孔雀園、采摘園、農耕園,制銷大喜特色農產品,舉辦李果采摘節,開設大喜戶外夏令營,開辦“人民公社食堂”、承辦企業年會等,大喜農村特色旅游休閑產業從無到有,逐漸形成規模。
目前,按照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環境整治型、文化傳承型、休閑旅游型“因村施策”,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呈現百花齊放的新格局。
大喜村利用竹子改造一新的生態公廁,游客體驗后直點贊:“干凈!”邱陵 攝
全面建設,示范引領
歷經3年的美麗鄉村建設,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與做法,形成一整套標準化規范予以實施。記者了解到,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方案》提出,2020年,在全省率先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
方案為建設美麗鄉村設定村莊規劃、環境治理、設施建設、便民服務和長效機制等5大類共18項標準。其中,必選項10項,包括編制村莊規劃、處理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實施廁所革命、規范農房建設、保護傳統風貌、防治兩違建筑、保障飲水安全、提升幸福指數、制定長效機制;自選項8項,包括建設美麗庭院、整治房前屋后、規整村莊桿線、改造休閑場所、改善交通條件、提高參合參保、引導產業發展、打造特色亮點。
大喜村全貌。陳建國 攝
位于閩侯縣白沙鎮的林柄村,2018年被列入美麗鄉村示范村,如今行走在村莊,已能感受到成效初顯。據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洋介紹,今年主要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公廁自來水源改造、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衛生所及老人活動中心、休閑走廊、主干道及村委景觀提升、三座排古民居配套項目、引導種植戶開展有機果蔬種植等8個項目。
“目前,林柄村投工投勞類項目已基本完成,工程類項目已開工,正在抓緊施工。”李洋告訴記者,林柄村建設積極采用本土材料,村內水渠整治施工石料采用林柄溪鵝卵石,農戶菜地及果園圍欄材料則采用本村竹子原料。
2010年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的魏長,在林柄村租下田地,開起CSA(社區互助農業)有機農場,成為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和推廣專家。每周特定時間,分布在福州城區內不同地點的200多戶家庭,都會收到魏長農場的一箱有機蔬菜。
林柄村裸房整治采用本村竹子原料搭建的竹藝涼棚,顯得美觀大方。邱陵 攝
“林柄村山青水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很適合農作物生長。”魏長說,自從他的有機蔬菜打開銷路,附近相繼出現一個個有機農場,這一帶的農村人氣逐漸活化起來。
轉眼八年,從4畝地到40畝地,從一個生產者到數十個生產者,從1個客戶到200多個客戶,魏長的農場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也見證了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實惠。
“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我們都會接待許多自駕游客,他們大多帶著孩子,不僅可以體驗采摘快樂,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魏長說,目前林柄村和白沙鎮正全力支持他擴大生產規模,完善鄉村旅游的配套設施,這令他更加堅定在此發展的信心。
目前,白沙鎮針對井下、孔元、上寨、新坡、林柄、樓格等6個各有特色的村莊,以及白沙鎮轄區閩江18公里特色種植帶(主要種植橄欖、臍橙和油菜),提出“一帶一廊”的鄉村旅游規劃,將上述村莊串點成線,打造面積達15平方公里、以鄉村旅游為特色的“十里長廊”景區。
林柄村三座排厝古民居。陳建國 攝
總結經驗,共建共享
記者從福州市美麗鄉村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以來,福州市推動城鄉環境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重點做好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旱廁改造、拆違拆舊、房前屋后綠化工作,推進城鄉統籌。
據福州市美麗鄉村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福州市計劃創建400個美麗鄉村,其中新建設300個,再提升100個,計劃投資11.31億元。截至12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3億元,占年度投資比例的115.55%。
污水有效治理方面,累計完成污水有效處理3.47萬戶,已完成年度任務的102.05%,其中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糞池2.77萬戶,新建污水管網長度104960米;垃圾有效處理方面,累計配置戶用干濕垃圾桶11.91萬對,清理陳年垃圾9.86萬噸,聘用保潔員1011名;規范農房建設方面,完成裸房整治3175棟;實施廁所革命方面,拆除旱廁6540座,新建改造衛生水廁827座,拆除臨搭違建、破敗建筑等共25.69萬平方米;道路提升方面,完成道路硬化16.03萬米。
在林柄村,“85后”新農人魏長正在自己的農場內介紹有機種植的蔬菜。邱陵 攝
作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看著越變越美的家園,不少村民也積極投身到美麗家園的建設中。“一開始,部分村民對裸房整治還有些抵觸情緒,但看到改造后的立面效果這么漂亮,大家都夸美麗鄉村建設辦了件大好事。”李洋說。
改革開放40年來,福州培育了一批工業帶動型、特色農業帶動型、海洋經濟帶動型、休閑旅游文化帶動型、黨建帶動型、僑資推動型等不同發展模式的特色村莊,打造了一批“基礎設施良好、居住環境優美、文化生活豐富、群眾安居樂業、富有田園風光特色”的精品示范村。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全面加快村莊臨搭違建拆除、房前屋后清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公廁建設、通村道路提升等項目工作進度,同時加快試點村建設,進一步查缺補漏,強化特色亮點打造,確保高質量完成精品示范項目,并總結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本月福州全市村莊種樹38萬棵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