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內河碧波美景 漾起野趣鄉愁
白湖亭河岸邊種植各種花草樹木。資料圖
海峽網1月7日訊 (福州晚報記者 張維璟 陳長森 張旭)身在城中,可隨時漫步河邊。坐在竹椅上品嘗芳香的茶湯,看桃紅柳綠,賞鶯歌燕舞。白鷺飛躍,河水泛起漣漪,清風徐來,建筑的倒影在碧波上蕩漾。
內河,曾經是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前些年大家心中的“痛點”。福州的內河如今正在華麗轉身,逐漸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風景優美的臺嶼河。
內河巡覽
內河治理的樣板——臺嶼河:有野趣也有鄉愁
背景回顧:
臺嶼河位于倉山區中部。
整治之初,臺嶼河南段僅剩約400米,最寬處只有5米。這條又短又窄的河道,承受了周邊城中村數千戶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成了垃圾成堆的臭水溝。
治理成效:
雖已入冬,可鳥兒鳴叫依舊,橙色和紫粉色的花海裝點著臺嶼河兩岸;河岸邊有星星點點的各色花朵,依依楊柳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幅水墨畫。
“我們在舊有河道的基礎上,從海峽奧體中心南面至透浦村段進行河道開挖。”臺嶼河技術總工楊波之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新挖的河道河底寬度達12米,新開挖河道長達1800米。整治后,加上海峽奧體中心附近的河段,臺嶼河南段長度達2.99公里,臺嶼河總長度達5.3公里,它將洋洽河與流花溪連通起來。隨著清淤、截污等工程深入開展,臺嶼河的黑臭漸漸消失。
在河道告別黑臭的同時,臺嶼河沿線串珠公園建設也給周邊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閑空間,這里有花海、詩廊、林蔭道、紅磚景墻……這是一個有野趣也有鄉愁的公園。
流花溪水中倒映出兩岸畫卷。
媒體曝光度最高——流花溪:再現飛花逐流水
背景回顧:
流花溪曾因飛花逐流水的美景而得名,卻一度成為“堰塞湖”“垃圾山”。
據統計,自2009年3月以來,福州晚報曾21次曝光流花溪垃圾亂倒、渣土成堆、河水如墨等問題,并引起了有關單位的重視。
治理成效:
流花溪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于2016年底正式啟動,將河道拓寬至15米到80米不等。從“傷病滿身”,到“治愈”可期,再到活力新生,流花溪暢通了水脈,消除了黑臭,也再現了美景。
回顧過往,為了有效治理流花溪,施工方從浦上大橋橋頭到灣邊水閘,新開挖了4362米的河道,沿河兩岸均鋪設了截污管道,保證污水不入河。目前,流花溪水質有了明顯提升,加上鄰近烏龍江的天然優勢,還能利用潮汐進行水體交換,讓水多、水動、水清的美景常駐。
在景觀提升方面,3.98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全部進行了梳理改造,新增景觀步行道長度約9公里,打造香積煙雨、流花疊影、流花戲蝶等5處各具特色的景點。沿線種植的樹種超35種,以榕樹為主,點綴以福建山櫻花、香樟、桂花、茉莉花等觀賞植物,甚至還有蓮霧等果木。
三角梅扮靚浦上河。資料圖
率先“卷地毯”——五四河:“加速引擎”顯成效
背景回顧:
五四河長約1.26公里,整治之初又黑又臭。內河舊有施工模式為市政、電力、自來水、燃氣、溫泉等工序分別施工。為縮短工期,市水務集團采用了“卷地毯”施工法,把房屋征遷、水體治理、管線遷改、苗木移植、園林綠化、道路改造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像卷地毯一樣,同步實施,提高施工效率。
五四河截污管道和景觀提升工程原本分別計劃于2018年9月底、10月底完成,但“卷地毯”施工法使之提前兩個月完工。
治理成效:
在三角梅的掩映下,五四河水潺潺流動,老人們坐在觀風亭廊內說著家常、聊著故事。五四河在眾多內河中不是最美的一條,但其治理經驗被推廣的面卻是最廣的。2018年7月30日,福州在全市推廣“卷地毯”施工法。
“卷地毯”施工法,在最多的時候,需要18個部門協同作戰,做到治一條清一條、完工一條開放一條。
目前,“卷地毯”施工法已在全市內河治理中推廣應用,為各條河道治理的掃尾攻堅提供了“加速引擎”。
市民在龍津河邊散步。資料圖
未來展望
水清河暢岸綠 景美安全生態
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5月底、10月底,生態環境部聯合住建部兩次組織對福州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進行驗收,判定福州市已完成國務院下達的黑臭水體治理任務。2018年11月中旬,福州市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聯合舉辦的評審中脫穎而出,獲評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作為三年目標的一部分,2018年底五城區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基本完工并納入正常管養。
相關鏈接
福州確立實踐7個治水理念
黑臭水體治理只是福州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此次治水,福州確立和實踐了7個治水理念。
系統治理理念:將城市內澇治理、污染源治理、水系周邊環境治理、水系智慧管理和黑臭水體治理5個方面一起考慮,同步實施,環環相扣。
綜合分析理念:綜合考慮福州整個城區的山川水系、風土人情、地形地理地貌地勢、風情雨情水情,水系的布局、流向、流量、密度、標高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之間的關系,提出一個整體的解決辦法。
生態理念: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提出“九個有”的要求。比如,有自然彎曲的河岸;有深潭、有淺灘;有長得出水草、藏得住魚蝦的生態駁岸;有野趣、鄉愁等。
治本理念:福州黑臭水體治理緊緊抓住控源截污這個關鍵,堅決把水系周邊的房子拆下來,把沿河截污管全線埋下去。
質量第一理念:水系治理絕大部分是地下工程,通過組建150人的工程質量監督組,24小時盯在一線,所有的地下工程必須具備完整的影像資料才能驗收和付費。
項目工作法理念:為防止“部署了之”,杜絕“責任落空”,堅持把每一項治理措施都轉化為具體的工作項目,所有項目都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搶抓主動權理念:為了確保治理成效,創新付費方式。一是按項目付費,項目落實方可付款;二是按效果付費,項目周期15年,每年經第三方評估合格后才付款。
水系巡查隊在梅峰支河巡查內河情況。資料圖
“9+5”措施里的治水高招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我市針對主干河道,綜合施治,采取了“9+5”措施,即沿河截污、內河清淤、管網清疏、污染源治理、舊屋區改造、把水引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水系聯排聯調等9項黑臭水體治理和管理措施;在岸上種樹、建路、亮燈、造景、建設串珠公園等5項沿河環境提升措施。
這些措施中包含不少治水高招。
由“九龍治水”變“統一作戰”。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統籌調度全城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實現市區“廠網河”一體化管理。
對管網進行建檔排查。城區排水管網改擴建工程緊密銜接排查項目,為全國首例全市區域范圍同時開展排水戶排查建檔、排水管網修復建檔的工程項目。
實行內河雙河長制。在全面落實市、區、街(鎮)、村四級內河河長制的基礎上,我市補充完善PPP方運營階段的企業河長,每天至少巡河1次,一旦發現各類垃圾,半小時內必須清理干凈。
建設高水高排工程(即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針對獨特的地形條件,采取高水高排工作措施,即沿山建設一條長約30公里的排洪道,非汛時通過5個支洞把水引入市區,作為生態補水;汛期則關閉支洞,直接把水排入閩江。整個工程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
兩次調查
群眾滿意率均超90%
2017年12月底和2018年6月,福州先后對治水開展了兩次群眾滿意度調查,群眾滿意率均在90%以上。
目前,市政府辦公廳、市城鄉建設局依托福州晚報等單位開展的“福州市城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決策評估”調查活動正在進行中,調查結果不久后將揭曉。
2019年上半年,其他河道及支流也將基本完工并納入正常管養。2020年底前將結合城市管網完善工作逐步提升水質。到2020年底,80%以上河道水質主要指標將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安全、生態”的總目標。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本月福州全市村莊種樹38萬棵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