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閩清縣立足省定農產品主產區定位,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個振興”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以發展農村經濟為支撐
打造“有特色產業”的新鄉村
通過打造農業大數據信息平臺,我縣成立了三農服務超市,加快產業、資源、要素、資金、人才、品牌整合。與永輝超市、樸樸生鮮、武夷凈蝦等渠道品牌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協助50家農業龍頭企業成功入駐國內最大的單品交易平臺中國網庫集團。
著力打造橄欖、茉莉花茶、禽蛋三大特色產業園,閩清橄欖被福建省認定為第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閩清橄欖、茶口粉干、云龍西紅柿等15個特色農產品知名度日益提升。
閩清成功舉辦了“中國·閩清首屆農民豐收節”“清新下祝·開茶節”“榕天下·花芊谷玫瑰文化節”“梅好花果山·采橘嘉年華”“第二屆中國福州(閩清)橄欖節”等農業節慶活動,進一步打響閩清農產品品牌。
以創新創業人才為保障
打造“有人氣”的新鄉村
制定出臺《閩清縣人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設立1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大力推進農業農村“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我縣農博士陶勇團隊入選了省第六批引才“百人計劃”企業創新團隊。
在全省率先啟動“師帶徒”引鳳還巢計劃,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鄉村振興工作站落戶閩清。成立了福建農林大學等5個實踐基地,與閩清50名創業青年簽訂了長期幫扶協議。建立長效機制,發揮15名省級科技特派員、48名市級科技特派員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科技支撐。
以文化傳承為紐帶
打造“有鄉愁”的新鄉村
我縣大力弘揚“梅花”精神,挖掘宣揚“華僑文化”“狀元文化”“禮樂文化”等梅邑特色文化。以弘揚禮樂文化為抓手,成功舉辦了禮樂文化周暨紀念陳旸誕辰950周年活動。CCTV-7《鄉村大世界》之《家鄉》欄目在閩清成功錄制播出,閩清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
深入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修建臺山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建立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舉辦“十星文明戶”評選活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以生態優先為導向
打造“有高顏值”的新鄉村
開展人居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一革命五行動兩整治”,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啟動37條縣域公路建設,實現縣域內交通串聯。承載著閩清發展記憶的202省道和127縣道將打造成最美風景線,變為高顏值鎮鎮干線。去年共完成14個鄉鎮鎮區顏值提升、63個美麗鄉村建設,三溪上洋村入選“2018福建最美鄉村”。
以強組織為基礎
打造“有戰斗力”的新鄉村
深入實施“紅色領航工程”,制定出臺《關于縣級領導擔任行政村村干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27名縣處級領導擔任55個村(社區)“主干”,著力破解農村發展難題。
以“支部建設提升年”為契機,深化“三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完成15個重難點村整治,5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打造48個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點。
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過程,必須具備戰略定力,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久久為功。下一步我縣將著力在產業融合發展上培育新動能,在促進農民增收上拓展新路徑,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積極開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生態修復、宜居鄉村建設、文明鄉風建設、鄉村強基固本、法治鄉村建設、鄉村公共服務建設、強村富民”等八大主題活動和“招引百萬投資商”、特色小鎮創建、“一村一品”創建、“三清”、“治三裸”等30個專項行動,實行項目化管理,以月促季、以季保年,下好“先手棋”,按下“快捷鍵”,跑出“加速度”,走出一條真正屬于閩清自己的鄉村振興道路。
責任編輯:莊婷婷
- 鄭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評上星級最高獎50萬2019-03-26
- 閩清啟動“梅好”花·果·山網絡推廣年活動2019-03-26
- “絲路非遺·義窯傳承”文旅項目在閩清啟動2019-03-19
- 新疆逾40億元資金投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19-03-15
- 閩清送法入村居 292個村(社區)與律師事務所簽約2019-03-10
- 福州出臺培育產業基地意見2019-03-06
- 西寧市鄉村旅游淡季煥發生機 冰雪類旅游產品受游客熱捧2019-03-05
- 教育部發布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2019-02-27
- 青海文化旅游助推脫貧攻堅 鄉村旅游接待點達到3241家2019-02-26
- 福建:“三社聯動”,讓鄉村治理更有效2019-02-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