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閩侯大坂村:分得開的是垃圾 化不開的是鄉愁
大坂村返鄉村民攜家帶口參觀鄉愁館。
海峽網2月11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文/攝)“村里真是大變樣了!”連日來,在閩侯縣小箬鄉大坂村,從云南、江西、江蘇、吉林等地返鄉過春節的100多位村民紛紛在村里各處合影,記錄家鄉的變化和美好。
讓鄉親們眼前一亮的,第一個要數垃圾分類。村民卓小惠一家在海南海口謀生,她告訴記者,以前村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垃圾隨意丟、蒼蠅滿天飛。“這幾天在村里逛,地上幾乎看不到垃圾,還有鄰居教我怎么做干濕分類呢。”卓小惠說。
說起垃圾分類,這離不開大坂村“卓瑪”志愿隊的努力。“這支隊伍的成員,都是我們村的媳婦。”志愿隊負責人林益美介紹,去年,村里以“垃圾分類回收”項目申報“姐妹鄉伴——福州市基層婦女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計劃”公益項目,成為首批入選的項目村之一。
從派發宣傳單,到購置、發放干濕分離垃圾桶,再到教村民操作流程、解疑答惑……在志愿隊的努力下,村民們從最初的不理解、不耐煩,發展到如今八成村民每天自愿進行生活垃圾分類。
眼前一亮之余,更讓鄉親們動情動容的,是村里眾籌建起的鄉愁館。
牽頭籌建鄉愁館的鄉賢卓廷富告訴記者,鄉愁館的老宅是村民無償捐獻的,百余件展品也是各家各戶主動送來的。這些飽經風霜的“古董”,從農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藝等方面,講述大坂村的鄉土故事和文化。
“寶貝你看,這是爺爺以前種田用的工具。”村民卓廷其帶著孫子把鄉愁館里里外外逛了個遍。他告訴記者,他在大坂村出生長大,種了十幾年地,后來外出務工,便很少回鄉,十分眷念家鄉的鄉土氣息。“這下好了,有了鄉愁館,這些東西不怕丟了,以后每年都要帶孩子回來看看,讓他們記住鄉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王莊街道永升城市花園小區啟動垃圾分類2019-03-15
- 廈門試點垃圾運輸環節取證 混裝混運或將被列“黑名單”2019-03-05
- 年花漸漸“下崗”謝了該咋辦? 環衛處有關負責人釋疑:往廚余垃圾桶扔2019-02-26
- “守住垃圾桶”,從改變投放習慣開始2019-02-15
- 福州:小區垃圾分類應提升末端處置能力2019-01-07
- 福州50個小區單位 試點垃圾分類2018-12-25
- 投進廢品吐出“錢”來 廈門智能回收設備投入使用2018-10-27
- 福州城市建成區于2019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18-10-09
- 福建:扔垃圾不分類影響個人信用2018-09-28
- 福州:將逐步全面建立垃圾分類系統2018-09-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