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住垃圾桶”,從改變投放習慣開始
萬侯園的游阿姨,家中廚余專用一桶。
物業公司、垃圾分類推廣企業和志愿者共同推廣垃圾分類。
《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與實施方案(2018—2020年)》執行以來,福州五城區各選擇一批試點,開啟垃圾分類的探索。2019年伊始,記者走進臺江區幾個試點,看一看這些各具特色的小區如何在各方推動下,引導居民著手進行垃圾分類。
督導模式因“區”而異
“2018年5月開始在我們小區搞垃圾分類試點。我當時覺得,這事情怎么做得來啊?太難了!”位于臺江區蒼霞街道的萬侯園小區,70多歲的游婉萍既是業委會成員又是居民督導員,她自豪地告訴記者,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現在小區的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80%以上。“雖然一開始很多人覺得麻煩,但禁不住一輪又一輪地入戶宣傳、挨家挨戶地勸說,大家還是聽進去了,畢竟都是十多年的老鄰居。漸漸地,還能夠帶動全家一起來做!”
在茶亭街道的荷塘月舍小區,居民王大爺題寫的春聯掛滿居民的門口。“節前幾天,配合物業開展‘分類跨年 環保迎春’活動,我們給大家送春聯,同時宣傳垃圾分類!”他說,物業公司逢年過節都會配合督導員,組織積分兌換、互動游戲、節慶活動等。物業辦公前臺放置了許多垃圾分類宣傳材料,讓大家隨取隨讀。漸漸地,小區大多數人都知曉了“垃圾要分類”。
“萬侯園、金鉆世家和荷塘月舍,這三個試點小區各有特點,垃圾分類導入的難度不同,工作方法也不同。”負責這三個試點垃圾分類工作的福建省森林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蘭介紹,臺江區環衛處選擇的這三個試點,代表了三類小區——回遷自管小區、商住混合小區和封閉式小區。
她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既有“常規動作”,也要“獨門藥方”。首先是硬件提升改造和“抓源頭”等“常規動作”,包括增配廚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設置宣傳欄、標示引導牌,免費為小區居民配發分類垃圾桶、垃圾袋,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較有難度的是撤并桶工作。減少垃圾桶設置點,引導居民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剛開始居民會覺得不方便,需要耐心勸導,讓他們逐步形成習慣。”
“獨門藥方”則需要把各個小區基本情況摸透,針對性地設計工作模式。高蘭說,經過摸底了解到,像萬侯園這樣以“老福州”為主的回遷戶小區,業主彼此熟悉,家務以老人為主力,發動本地居民入戶宣傳的效果更佳。金鉆世家則是商住混合小區,商用物業占了30%,人口流動性大,需要在小區的主要通道、人流聚集場所進行定點宣傳,并結合“掃樓”方式上門宣傳。對于有物業管理的封閉式小區荷塘月舍,導入難度相對小一些,雖然不允許“掃樓”,但可以聯合物業公司一起設點宣傳、開辦活動等。
負責試點的垃圾分類運營總監朱連華告訴記者,按照要求,目前先引導居民做到垃圾干濕分類,即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根據針對性的推廣模式,按照“要分”—“怎么分”—“正確分”三步走,層層遞進,對小區居民進行宣導。
“第一步是讓大家知道‘要分’。在萬侯園,一共300多戶居民,我們由本地居民帶領專業督導員進行20多輪宣傳,基本做到知曉率100%。”她說,第二步是讓大家知道“怎么分”,這就需要開展各類活動來宣傳垃圾分類辦法。最后是提升分類投放正確率,投放垃圾高峰期安排專人在垃圾桶邊,定時定點進行督導檢查,還要建立社區志愿者隊伍進行勸導。
“經過幾個月深入宣傳,目前效果不錯。”朱連華介紹,2018年11月的數據顯示,工作開展較早的萬侯園小區,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90%,金鉆世家小區達到85%,工作開展僅4個月的荷塘月舍小區也達到50%。
督導員沈大姐在為居民辦積分卡,發放廚余垃圾桶。
把每個細節打磨好
1月28日中午,荷塘月舍小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沈大姐,在分類垃圾桶旁巡查。家住5號樓的老大爺拿著紙皮投進可回收物垃圾箱,并刷卡積分,沈大姐笑著說:“謝謝支持。”
3號樓701住戶回家從一旁經過,看到這一幕頗感興趣,就向沈大姐詢問怎么積分。沈大姐讓他先回去吃午飯,飯后再過來。大概半小時后,現場幫他辦好了積分卡。
“基本上每個住戶叫什么我都知道,他們的孫子孫女我都叫得出名字。”4個月來,沈大姐每天都在小區門口的攤位上做宣傳,巡查垃圾箱,建臺賬、做記錄,收集居民的反饋,幫助解決相關問題,幫忙辦積分卡……
她說:“起初我也不太懂,覺得是做公益就來參加了。經培訓指導,了解到推廣垃圾分類不僅有一系列的引導動作,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剛開始,小區的廚余桶里什么垃圾都有,4個多月宣導下來,如今廚余桶已經很少混入其他垃圾。看到居民的投放垃圾習慣慢慢發生改變,我心里很有成就感。”
像沈大姐這樣的在編督導,試點小區中共有4個。在他們的帶動下,居民中還發展了一批志愿者。
“因為都是住戶,志愿者的帶動作用比較明顯,其宣傳作用是持續的、潛移默化的。”游婉萍說,作為相熟的鄰里,社區志愿者每天帶頭做好垃圾分類,不間斷地宣講,針對分類活動中參與不積極或分類不好的家庭反復宣導,特別是多探討垃圾分類是“為了家人和下一代的健康”這樣的理念,久而久之,住戶基本都能接受。
高蘭告訴記者,他們有意識地在小區內發展2至3名退休干部、老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還和婦聯一起組織“巾幗志愿隊”,動員主婦帶動家庭進行垃圾分類。
“督導員和志愿者隊伍非常重要。除此,還有一大重點,就是提高物業公司的責任意識。”她認為,“垃圾分類推廣不是一個技術特別高深的工作,模式也不算復雜。我們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地選擇好模式后,沉下心來把每個細節打磨好,不著急,不間斷,‘守住垃圾桶’,實實在在地改變每個居民的習慣。”
讓年輕人參與互動
在“廢寶聯盟”垃圾分類服務站蒼霞站,工作人員介紹,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選擇回收的物品,提交回收工單,后臺會極速派單,工作人員準時上門回收;明碼標價,現場結算,還有積分快速到賬,若不滿意可當場取消訂單。
2018年5月12日,森林人環保公司在臺江區環境衛生管理處的引導和支持下,在蒼霞街道成立“廢寶聯盟”垃圾分類服務站,利用“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居民們分揀出來的可回收物,除了可以通過智能分類投放箱進行投放,還可以通過‘廢寶聯盟’的小程序下單呼叫,或撥打公司電話4006538313上門回收。居民們投放可回收物兌換的積分,不僅可以在小程序內兌換商品,還可以通過‘廢寶聯盟’實體店兌換商品。”高蘭介紹,“我們想簡化家庭可回收廢品的收集流程,通過‘廢品回收—社區服務’實現變廢為寶的兌換功能,也為小區、家庭節省了可回收垃圾收集點的空間。”
朱連華說,在垃圾分類推廣的實踐中,他們發現老人、孩子是比較容易動員起來的群體,而年輕人由于不常在家接觸家務,反而對垃圾分類宣傳不太敏感,容易混淆垃圾,或者忙于工作不想花時間進行分類。
“我們想,一方面這需要法規的跟進,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能進行一些嘗試,把更多年輕人拉攏到自覺分類的隊伍中呢?除了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可以獲得積分,還有什么方式能夠吸引年輕居民呢?他們感興趣的線上互動、游戲、積分兌換等方式,也許值得嘗試。”朱連華說,除了“廢寶聯盟”,目前他們還在設計線上游戲,希望解決年輕人群體中導入的難點。(記者 陳旻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本月福州全市村莊種樹38萬棵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