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填寫器官捐獻登記表 心外科醫生收獲500多個點贊
廖東山發布朋友圈后,迅速獲得大家點贊。
海峽網3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文 醫生供圖)昨天上午,協和醫院小兒心外科主任醫師廖東山發了條朋友圈消息,緊接著,這條朋友圈消息就“淪陷”在了504個點贊和101條評論之中。原來,廖東山在朋友圈消息中說,他路過器官獲取組織(OPO)辦公室時,看到桌上空白的捐獻表格,就很干脆地填下了器官捐獻登記表。
“我的病區在4樓,OPO組織也在4樓,上午剛好路過OPO組織辦公室,看到桌上有空的捐獻表格,就覺得要填一下。”廖東山告訴記者,這并非境界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每個人應該做的,“我選擇器官捐獻也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多年的想法。”
作為心外科醫生,廖東山1995年就參與過我省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而后他出國留學,在國外發現,器官捐獻非常常見。廖東山說,當時他就在想,回國后如果有機會,他也要去填寫捐獻登記表。
留學歸國之后,廖東山在協和醫院從事兒童心臟外科手術工作,每天都要面對一個個患有心臟疾病的孩子,在他們的心臟上動刀,他也曾多次跟隨OPO組織去“取心”,深知器官捐獻對生命延續的意義。“親眼看到一個人本來有機會救活,卻因為等不到器官而離世,這是心外科醫生最遺憾的事情。”他說。
因為工作忙碌,他的想法一直沒實現,但他總有個念頭:一定要找個時間認真去完成這個登記。
“沒想到,登記流程很簡單,幾分鐘就完成了,我本來不想發朋友圈消息,但OPO組織的同事讓我發一下,因為這是最好的宣傳渠道。”廖東山介紹,由于受“入土為安”等老觀念的影響,不少家屬抵觸器官捐贈,器官捐獻宣傳推廣工作任重道遠,“這些年我跟隨OPO組織‘取心’多次,只有一位父親非常開明,說器官捐獻是好事,孩子用不上了,還能在別人身上用,這樣挺好的”。
為此,他發了那條朋友圈消息,沒想到不僅收到許多朋友的點贊和評論,還有不少人咨詢如何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一名正好到醫院辦事的朋友,直接咨詢他后,就到OPO組織填寫了材料,成為了器官捐獻志愿者。
廖東山說,因為事先沒和妻子通氣,妻子也打來了電話。他告訴妻子,器官如果能在其他人身上使用,也算是另外一種活著的方式,是對家屬最大的慰藉,“在國外,很多受者和供者家屬成為很好的朋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女大夫春節僅休一天 家人來探望,偷偷拍張照片離去2019-02-25
- 醫生被打仍治病患事件細節圖片曝光 病患為什么搬椅子砸醫生?2019-02-23
- 去年全市器官捐獻13例,南安占總數近一半 6例捐獻:挽救16人的生命2019-02-01
- 產婦不能搬上手術臺 三名醫生跪地手術保母子平安2019-01-31
- 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死亡,臨終前自愿捐獻出自己的器官,現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張旗山的家人急需幫助2019-01-22
- 《勞模名片》之兒科主任賴小萍:醫者仁心治2019-01-07
- 廈門51名小區醫生成居民健康“守門人” 工作成效受居民肯定2018-12-10
- 醫生4小時大營救跑贏“死神” 救回多器官出血男子2018-12-06
- 醫生路遇險情 緊急5分鐘從“鬼門關”搶回老人2018-12-05
- 男子騎車摔傷 過路女醫生施救:救人是醫生的本能2018-12-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