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江欲向海“淘金”2萬億元
近日,擁有海域使用權證的連江大建村漁民獲得增額貸款。(資料圖)
海峽網3月9日訊 (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連江縣最“貴”的生態資源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海——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是陸地的2.7倍,水產品總量全國第二、全省第一。這樣一片海,滿打滿算,價值2萬億元。
這是怎么算出來的?原來,去年,連江被省里確定為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闖出了一條“從資源到資產再到資本”的“連江模式”。根據這種模式,海洋生態資源也可“明碼標價”。
一張表,摸清“家底”
連江擁有海域3112平方公里。通過自然資源資產信息管理平臺,連江縣評估出海洋水域資源的實物量價值為473億元,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約2萬億元。這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區別于看得見的實物量價值,指的是背后的生態服務價值。以森林資源為例,實物量價值在于林地、木材,生態服務價值在于氣候調節、涵養水源等方面。”連江縣發改局副局長張晟說,為了摸清資源“家底”,連江引入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包括陸域自然資源和海洋水域資源,后者包括自然岸線資源、沙灘資源、海島資源、海洋水域資源等內容。”張晟進一步解釋說,依托這張表建立起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平臺,形成資源“超市”,資源“產品”一目了然:負債表內的存量表與質量表反映自然資源存量和質量;價值表是對自然資源價值的量化;流向表展現自然資源的流向;負債表旨在評估自然資源的損耗。以此評估,2016年連江自然資源資產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約為2萬億元。
一本證,資源變資產
摸清“家底”是第一步,資源變資產是第二步。
今年2月27日,連江黃岐大建村的張本忠領到了期待已久的水域灘涂養殖證。他也是全省第一個領證的鮑魚養殖戶。
這本證不一般:它是養殖戶的“身份證”,結束了無證養殖的歷史;它是鮑魚的“身份證”,消費者可查詢生產信息;它是惠農資金的憑證,養殖戶可獲得更多貸款。尤為重要的是,它是海域使用權的憑證。
當地鮑魚養殖戶石財喜說。今年連江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向大建村50多位獲得海域使用權證的漁民,追加再貸款授信1000萬元。連江漁民第一次享受到海域資源變資產的益處。
一次試驗,多方共贏
資源變資產是第二步,資產變資本是第三步。
在大建村黃灣嶼,這里正在進行一場試驗——人工海藻場項目。項目涉及海域面積5125畝,計劃將人工魚礁沉入海底,形成立體生態養殖,避免白色污染。
在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未開展前,這塊海域估價只有3000元/畝,如今每畝海域估價約7000元,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連江支行根據研究成果進行評估確認。這意味著,海域可以明碼標價,還升值了。
“海域價值評估結果可以作為向金融機構申請抵押貸款額度的主要依據。這意味著,海域使用權相當于房子,準許抵押。”張晟介紹說,這也打破了此前必須與固定資產捆綁抵押的歷史。
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擬先期提供給人工海藻場項目企業6年期授信貸款1100萬元,用于項目一期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周邊1000多戶漁民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參與這個項目。其他企業有意向在此海域開展休閑垂釣等漁業活動。
從一張表到一本證,再到一次試驗,連江闖出了一條“從資源到資產再到資本”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的“連江模式”,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探索將碧海銀灘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實現多方共贏——漁民增收、旅游創收以及產業升級等。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連江:產茶重鎮 畬族村民采茶忙2019-03-28
- 連江巡河開“天眼” 大小江河在“掌中”2019-03-27
- 父女接力27年 書寫兩岸好故事2019-03-22
- 兩岸知名專家學者、臺商代表為兩地融合發展建言獻策2019-03-22
- 連江公開宣判一起涉黑案件 24名被告人全部獲刑2019-03-20
- 連江美馬祖近 環馬祖澳旅游區打造"海洋會客廳"2019-03-18
- 福州新增8項省級非遺項目 目前有國家級15項省級73項2019-03-12
- 全市首創!連江133人有了“誠信身份證”2019-03-06
- 連江馬祖職工切磋技藝 以魚丸之名架起友誼之橋2019-03-02
- 連江拗九節活舉辦:娃娃送甜粥 老人贈圖書2019-03-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