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盤路“農+超”市場內環境整潔,攤主統一著裝
海峽網3月19日訊 (海都記者 朱麗萍/文 馬俊杰/圖)昨日,記者從福州市商務局獲悉,去年,福州首次實施農貿市場“農+超”改造提升,打造具有“超市化”購物環境和經營管理的智慧農貿市場。今年初,首批15個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完畢,全部開業。改造提升后,這些農貿市場實現了價公示、可溯源、聯成網。福州今年還將對10個城區農貿市場實施“農+超”改造提升。
每天都要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
福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改超是將農貿市場直接改為超市,永輝超市是農改超代表;而“農+超”是保持農貿市場原有的經營業態,按照超市的標準改造和管理。
根據城區農貿市場實施“農+超”改造提升建設標準,改建后的經營面積一般要達到800平方米以上,經營的品種以生鮮食品為主,日用品為輔。其中,生鮮食品(包括包裝食品、調味品等)經營面積應占80%左右。
經營品類方面,蔬菜瓜果30種以上,鮮活水產品20種以上,生鮮冷凍食品20種以上,糧油及其制品30種以上。豬、牛、羊、家禽等肉食品以及蛋品、干雜食品、熟食品、調味品等各類品種基本齊全。
此外,農貿市場內還應設置不小于8平方米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配有專職快檢人員,每日開展快速檢測。
市場先行賠償 小票有溯源二維碼
根據改造提升建設標準,所有食品經營品類攤位安裝統一的溯源電子秤和電子顯示屏。每個攤位都可使用微信、支付寶等非現金方式支付。
電子秤打印出來的消費小票下方都有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市場、攤位、攤主姓名、聯系方式、商品產地等信息便一目了然。
每個農貿市場還建立了內部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實現信息透明化、管理規范化、監管網絡化。追溯、檢測等信息都納入平臺實施信息化管理,實現經營商戶實名管理、進場批次登記、銷售打票、追溯掃碼查詢、政府遠程監管等功能,建立起經營商戶自主承擔食品安全追溯的主體責任機制。
另外,在農貿市場公共區域配備智能化綜合信息服務電子屏。市場攤位經營戶和管理服務人員都統一相應著裝、佩戴相應胸卡。實行市場先行賠償制度,如果消費者購買后發現商品質量、計重計價等問題,經市場管理方確認屬實后,由市場管理方先行向消費者退款賠付,再向攤位經營戶追償。
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已將河口農貿市場、河下農貿市場、霞鏡農貿市場、半道農貿市場、河下街農貿市場、首占農貿市場、南區農貿市場等10個城區農貿市場的“農+超”提升改造工作,列為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其中,倉山3家、臺江3家、長樂4家。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本月福州全市村莊種樹38萬棵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