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花溪管養邁入數字化階段 全天監控保水清河暢
改造后的流花溪水清岸綠景美。
海峽網3月21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從“傷病滿身”,到“治愈”可期,再到活力再現,按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沖鋒號的“護航”下,曾讓人難以親近的流花溪消除了黑臭,暢通了水脈,種下了美景。
全長4.3公里的河道,如今處處皆景。如何讓“飛花逐流水”的新景常駐,成為轉入管養階段的流花溪面臨的新課題。20日,記者從福州市水環境公司獲悉,他們正通過人工巡查、管養,引入智慧水務,用好毗鄰烏龍江的先天條件,留住多彩美景。
全域治理串起全新水脈
2016年11月,流花溪正式邁開蛻變腳步。
為暢通水道,沿線征遷與河道開挖同步進場,隨著近60萬立方米的土方開挖外運,原先的曲折細流被全線拓寬為15米至80米寬的開闊河道,讓流花溪實現與上游洪灣河金山公園段、浦上河、臺嶼河及烏龍江久違的“牽手”。此外,通過徹底清除陳年淤積,河道水質和行洪能力也得到提升。
做好截污是流花溪治理的核心環節。通過沿線埋下全長近7公里的截污管,讓17個排污口“無所遁形”。原先入河的污水,如今統一“收編”,讓“半條清流半條黑”的情況徹底改善。
為實現“一條水道一處景”,流花溪沿線景觀也花了不少心思。在兩岸綿延近9公里的步道旁,香積煙雨、流花疊影、荷印夢櫻等一個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就代表著沿線串珠公園的一處特色美景。這些串珠公園作為悠長河道的美麗點綴,四季都能給市民帶來不同的游園體驗。
按新標準精心打造的流花溪,已順利轉入管養階段,成為我市治水“新名片”,詮釋著系統、綜合、生態的榕城治水新理念。
科學調度護好“流花之水”
與烏龍江為鄰,是流花溪的天然優勢。為讓水多、水動、水清常駐,該河道也充分利用潮汐作用,一天2次“借潮”進行生態補水,通過充足的水體交換,為河道增添動力。
市水環境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城區水系巡查隊的隊員和負責內河管養的保潔員都會在河中及河岸密切巡查、保潔。此外,按城區內河日常管養工作辦法,晴天時,雨水排口閥門閉合,變為截流狀態;雨天時,為滿足防洪排澇要求,需打開河道沿線雨水排口閥門。
“近期福州雨水多,加上周邊相連的河網均在加快進行截流井設備安裝調試,導致納潮引水量相對減少,溪內水體流動性降低,還望市民多加理解。”上述負責人介紹,面對可能存在的部分初期雨水流入河道并滯留的情況,按調度方案,管養人員已第一時間關閉堰門,排口由防澇排洪狀態轉為截流狀態,再通過泵閘的科學調度,加快生態補水,水質情況恢復正常。
智慧管養守住水系新景
作為城區水系治理的重要一環,智慧水務的搭建,在流花溪也啟動實施。作為管養階段的新課題,流花溪正圍繞精細化、高標準的水質保持目標全速前進。
據該負責人介紹,流花溪的智慧水務系統包括就地子控制站1臺,24小時在線水質監測點5個,水文監測點3個,視頻監控點22個,及智慧水務閘壩2個及截流井17個。
“待系統建成后,就能全天候對河道水質‘盯梢’,一旦有波動,還能把數據實時傳到主控站進行精準分析。”
據了解,這些智慧水務相關設備將于近期安裝到位,待調試一段時間后,流花溪將擁有自己的智能調控“模型”,實現全智能化調度控制,減少水質波動,縮短影響時間。“也歡迎市民一起來當河道水質監督員,及時向我們反映水質情況,一起守護治水成效。”該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中央媒體聚焦福州城市綠道建設2019-03-26
- 發現水質異常可自動報警 福州流花溪將變得更“聰明”2019-03-22
- 福州流花溪剛整治好 為何又變黑2019-03-20
- 福州這些地方都美成這樣了,你忽略了多少?2019-01-08
- 福州流花溪美麗“開屏” 兩岸約9公里步道全線貫通2018-11-08
- 福州流花溪突冒黑水 市民擔心受污染2018-08-20
- 福州流花溪全線景觀提升進入收尾階段 四大景觀交相輝映2018-07-17
- 福州流花溪整治不間斷 今年內將全線貫通2017-02-02
- 福州倉山啟動四河段整治 流花溪部分河段明年底完工2016-11-19
- 浦上大道以南河道改造 流花溪將建榕樹廣場2016-1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