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鼓樓區檢察院直播庭審 把保護產權做成生動普法課
海峽網3月22日訊 “什么是侵犯商業秘密罪?檢察官為你‘解密’”。“看到了庭審畫面,還有檢察官的回復,真是學到了不少法律知識。好棒!”3月15日,福建福州市鼓樓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李某、周某、詹某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案,開庭過程以網絡直播方式公開進行。檢察官與網民互動,以案釋法答疑解惑,把辦理保護知識產權案做成了生動的普法課。
商業秘密被侵犯的是福建一家高科技民營企業,曾投入研發資金上百萬元,耗時一年多,于2017年5月生產出市場上第一臺“香菇套裝機”和“沖孔貼膠機”。李某、周某、詹某分別是該企業的原銷售經理、核心技術員和裝配工人,同年6月,三人一起離職,另起爐灶成立公司自己干,僅用三個月時間就制造出與原“東家”相同功能的兩款產品,截止2018年3月初案發,已銷售獲利54.8萬多元。
檢察官介紹,該公司的兩款產品,是李某、周某利用從原企業帶出的“香菇套袋機”和“沖孔貼膠機”設計圖紙生產。經鑒定,這兩套部分設計圖紙為該企業“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技術信息,并采取相應保密措施。員工手冊載明,設計圖紙和客戶資料屬于企業秘密,不得擅自披露或使用。商業秘密被侵犯,給原企業造成了204多萬元的損失。2018年12月28日,鼓樓區檢察院對李某等三人以涉嫌侵犯秘密罪起訴。
“侵犯商業秘密罪有什么明顯特點可以讓人記得住?”“李某三人將負多大的刑事責任?”“損失是怎么算出來的呢?”庭審過程中,網友拋出了多個專業性的問題,檢察官時時解答。在解釋相關法條和該罪名 “秘密性、保密性、價值性” 的三個特征后,檢察官說,這家高科技企業自商業秘密被侵犯后,訂單開始減少,客戶明顯壓價,賣出的產品低于原售價2萬多元,研發成本無法及時回收。李某三人對侵害后果要承擔罪與罰,為此付出代價。
“我們看到了公訴人和律師對案件焦點問題的辯論,又與檢察官網絡現場互動,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國家鼓勵創新創業,但要創造屬于自己的知識產權,打出自己的品牌。”“三人都有較高的學歷,一人是專業工程師,周某才三十來歲,侵犯了別人,害了自己,可惜了。”在230多條的留言中,有網友這樣評說。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庭審,三名被告人表示認罪悔罪,該案將擇期宣判。據悉,今年起,福州市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審查批捕、起訴統一由鼓樓區檢察院辦理。此次網絡庭審直播與網友互動,是鼓樓區檢察院運用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檢察法律服務云平臺功能。該平臺與福建省知識產權局“知創福建”線上平臺相鏈接,共享用戶群,實現知識產權刑事司法與行政服務、法律咨詢、維權保護無縫銜接。
“福州是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法治環境,檢察機關責無旁貸。”鼓樓區檢察院檢察長江偉說,為達到辦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決定對這起福州首例侵犯商業秘密案進行庭審觀摩和網絡直播,把開庭地點安排在福州軟件園區,邀請企業界人士和代表委員現場旁聽,以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既普及法律,又接受社會監督。(張仁平)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省商務廳積極推進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19-03-22
- 福建推廣福廈泉自創區第二批可復制改革創新政策舉措2019-01-08
- 福建推廣福廈泉自創區第二批可復制改革創新政策舉措2019-01-08
- 中國各類知識產權申請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18-12-04
- 2018中歐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大會在廈舉行2018-11-09
- 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建院十周年2018-11-05
- 2018中歐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大會在廈門舉辦2018-11-05
- 廈門多方協同打擊侵權假冒2018-10-30
- 福州市引導企業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2018-10-30
- 龍巖市新增四家福建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018-10-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