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江河口過了一個冬天的候鳥,開啟遷徙模式
小天鵝
大濱鷸
極度瀕危的勺嘴鷸
成群的黑臉琵鷺
海峽網3月27日訊 (海都記者 林養東 黃孔瑜 通訊員 郭萍萍 文/圖)
不負春光美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眼下的福州,公園里,道路旁,內河邊……到處都是剛開的花朵,它們披著清晨的露珠,任是無風也動人。即將歸去的,還有那在福州越冬的候鳥。此時,在長樂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度過了一個冬季的候鳥們,成群結隊踏上歸途,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花兒爭艷,鳥兒北歸!這一幅幅活動的圖畫,向我們詮釋最美春光。大自然用這最簡單的語言,告訴我們又一季春回。不負春光美!愿你我共享大自然最無私的饋贈。
陽春三月,已進入候鳥越冬季末期,在長樂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度過了一個冬天的大批候鳥,已開啟遷徙模式,飛向繁殖地西伯利亞、蒙古國、我國的東北等遙遠的北方。同時,在外漂泊大半年的夏鳥,也陸續翩然而至,回到閩江河口。
據該保護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每年10月,大批冬候鳥和過境鳥,抵達閩江河口,11月—次年1月份水鳥數量比較穩定,成群在核心區鱔魚灘嬉戲、覓食。這個時候,也是“鳥人們”觀鳥的最佳時期。
每年2月,部分早歸的鳥兒開始北遷;3月份,冬候鳥成群結伴北飛,僅剩小部分冬候鳥在保護區逗留,不舍離開,甚至留在閩江河口濕地度夏。目前,遷徙正在進行中,近期北遷的有小天鵝、白額雁、鸕鶿。
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中間驛站,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近年來,保護區管理處大力推進互花米草治理與植被恢復、設立界樁界碑等設施、隔絕保護區與周邊社區交流、逐步推進退養還濕、建立水鳥監測網絡等一系列措施,改善生態環境,為保護區水鳥提供自由友好的覓食地。
據了解,截至日前,保護區內和濕地公園內,共完成退養還濕800多畝,在退養還濕的池塘中建成了大大小小生態鳥島約60個。今年底前,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退養還濕面積將達到1800多畝,為候鳥提供更豐富的覓食地。
這個越冬季,閩江河口保護區不僅吸引了黑腹濱鷸、大白鷺、斑嘴鴨等常見冬候鳥的大批集結,還引來了多種珍稀瀕危鳥種,包括遺鷗、東方白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白額雁、白琵鷺、黑臉琵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延伸閱讀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長樂潭頭鎮、梅花鎮閩江入海口處,面積2100公頃。從福州出發的游客,可經機場高速在漳港出口下高速—203省道(仙濱路)—201省道(漳湖路)—鵬程路—文嶺鎮(覃趕兜、赤嶼、文嶺、阜山)—潭頭鎮(克鳳、汶上)——濕地公園。
從長樂出發的游客,可從長樂朝陽北路(長樂裕利達酒店)—航猴線(猴嶼鄉)—漳東線—潭頭鎮文石村—潭頭汶上村——濕地公園。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閩江河口將建百畝鳥類保護區2019-03-26
-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打造旅游名片:鳥兒天堂 花海世界2019-02-18
- 福建福州:情暖“候鳥”團圓路2019-01-25
- 愛上泉州灣 候鳥不再繼續南飛2018-11-19
- 近期大批候鳥抵達福州 到閩江河口濕地看黑臉琵鷺2018-11-02
- 青海湖北岸呈現“魚鳥天堂” 每年92種候鳥遷徙停留2018-08-20
- 空巢老人變身候鳥:秋末飛往海南 開春飛回北京2017-03-22
- 持續加大濕地保護力度 5萬候鳥為福建環境代言2017-01-20
- 泉州灣濕地萬羽齊飛候鳥密集度創新紀錄2017-01-03
- 揭秘“候鳥式”養老:不“冬眠”不吸霾,催熱海南房產2016-12-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3月30日,家樂福“地球一小時”如約而至,求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