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體育產業跑出“加速度” 發力“體育+”
面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常住人口50%以上的巨大需求,福州通過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服務供給、促進融合發展等措施,不斷培育壯大體育服務業,取得明顯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近年來,福州加強對體育企業的支持,強化多元供給,發揮融合功能,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福州已有體育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21家,集中在體育健身、場館運營、競賽表演等領域,去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7.7%。2017年,福州體育服務業實現總產出82.47億元,較上年增長23.1%,成為體育產業增速的排頭兵。
借力招商引資,積蓄新動能
2017年底,由福州市和上海體育學院共同合作的福州體育科技園在倉山區飛鳳山奧體公園開園。近兩年來,這座以體育科技為核心的創新型產業園區吸引了澎湃、行知等上市公司在內的注冊企業123家,引入資金11.9億元,基本形成以健身休閑產業為主體的體育產業鏈,吸引全國體育產業人才、技術、信息、資金的聚集,實現政府與高校的優勢融合和優化。
“以科技園為平臺,吸引全國優質的產業資源,再把資源轉換成資產。”福州科技園董事長張忠認為,科技園平臺的搭建更是地方政府對社會管理和服務理念的提升,在更有效率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同時,將轄區內的體育產業各類利益相關者的訴求,通過平臺運營,得以更好響應,形成多贏格局。
園區距離2015年首屆全國青運會的主會場只有一步之遙,如今再度回望,青運會對福州體育產業的影響,可謂悠長深遠。福州體育產業的增長,恰恰始于福州在青運會開幕前夕出臺的《關于加快體育產業發展建設特色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福州體育產業總規模將力爭達1000億元。
對福州體育產業來說,搭建平臺是積蓄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一環,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樣需要政策引領、招商引資的支撐。
2013年以來,福州各部門出臺多部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在鼓勵發展、財稅支持、服務協調、審批核準、用地布局等方面,不斷加強對體育企業的支持。一邊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2017年,福州成立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出資1000萬元用于品牌賽事引進及承辦、政府購買社會體育服務、政府重點支持的體育產業項目補助等,引導社會力量共同興辦體育產業。一邊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抓招商,引入運作資本充裕、目標定位良好的好項目、大項目和總部經濟,豐富體育產業業態,擴大公共體育服務有效供給。3年來,福州體育產業招商引資額達153.58億元,有力引領體育產業的發展。
聚力多元供給,按下快進鍵
每逢周末,陳先生一家三口就會來到位于倉山區的海峽天翔文化體育創意產業園。小孩參加培訓,大人進行體育鍛煉,結束后,一家再一起吃個飯。
作為我省首家以體育為主題的產業園區,海峽天翔利用自有舊廠房改造,總投資2億元,一開業就風生水起。如今,這里匯集70多家企業,涵蓋培訓、鍛煉、餐飲、用品銷售等,一到節假日,日均客流量近3000人次。
對體育文化綜合體,福建天翔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劍強總結為“一站式服務”和“全時間概念”。“無論是個人健身還是全家鍛煉,甚至是購物、餐飲,都能在綜合體里完成。未來,類似的綜合體應該會變得更普遍。”
鄭劍強的樂觀,源自近年來全民健身的巨大需求。目前,福州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占常住總人口數的50%以上,居全國前列。而消費升級的訴求催生了體育文化綜合體建設的方興未艾,同樣推動賽事活動的層出不窮,成為福州體育產業中的新業態。
“培育壯大體育服務業,相較于觀賞性競技體育,以全民健身為核心的參與性體育,市場前景也許更可觀。”福建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教授翁飚表示。據相關部門預計,到2025年,全國參與性體育市場規模將增長到3.5萬億元左右,而這個數字目前還不到2萬億元。
近年來,福州積極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持續增加體育服務供給力。3年來,福州舉辦體育競賽300余場,民間賽事更是繁榮發展,做到周周有比賽,日日有活動。
無論是“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這樣富有文化內涵的特色賽事、中華龍舟大賽這樣的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運動項目,還是永泰山地自行車賽這樣的戶外時尚運動項目、全國群眾登山大會這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健身項目……正慢慢地拼成福州特有的體育賽事活動版圖。
翁飚說:“賽事接二連三鋪開和一系列高質量健身休閑項目的建成,將加快創造和釋放新的體育消費需求。”
發力“體育+”,加出高質量
春節前夕,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2019春節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永泰登山步道自行車騎行線路成為我省唯一上榜的精品線路。
在這條線路中,自行車騎行道38.1公里,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該車道利用沿岸自然風光和綠化景觀,開發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戶外運動等多種主題,并串起生態健康休閑運動區,形成體驗式山水自行車騎游系統。
在政策利好、市場轉型、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體育早不再是單一行業的單線發展,關于體育的產業功能和價值的探索已孕育出勢頭正健的“體育+”概念,“體育+旅游”更是受到市場熱捧。
“福州不缺山、不缺水,是開展體育運動的天然賽場。只有將健身休閑元素融入旅游景區,促成體育與旅游、康養、文創等產業融合發展,才更能留得住人。”福州市體育局局長張涵表示,在有效供給快速增加的趨勢下,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應成為福州的招牌,也是福州體育產業下一步發展的主要抓手。
向山攀登,向海延伸。近年來,福州致力打響“上山下海運動休閑品牌”,利用福州生態優勢和山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
去年,通過濱河綠道、山體步道建設,福州共建成168個串珠公園,努力實現城區綠道步道“沿江、沿河、環湖、達山、通公園”的目標,給群眾提供更多的公共休閑健身活動空間,進一步滿足群眾健身休閑需求。同時,積極拓展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的新形式,打造以鼓嶺、鼓山、壽山石、船政文化為主線的“壽山—鼓嶺—馬尾”戶外運動休閑帶,以溫泉、古鎮及山地旅游文化為主的“閩侯—永泰”戶外運動休閑帶。
充分發揮福州水域資源優勢。在濱海新城規劃建設國際帆船中心,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劃建設,努力建成能夠滿足競技、健身、休閑、娛樂、消費等多方位需求的濱海大型體育綜合體。
張涵說:“多種產業融合的方式既需依托當地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條件,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運動項目,也要有開放的眼光和思路,充分開掘體育的多元社會功能,使之成為匯聚多方資源的平臺。”(本報記者 肖榕)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外國友人體驗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2019-03-31
- 福州:擅建排污口 最高罰50萬元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開紅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州用落葉迎春天2019-03-29
- 福州部署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03-29
- 福州市總工會大力推動職工溫暖工程“再升級”2019-03-29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2019-03-29
- 《人民日報》這樣夸贊福州綠道:道在林間走 人在畫中游!2019-03-29
- 福州杜鵑花似錦 萬紫千紅踏春來2019-03-29
- 4月起,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費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2019-03-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3月30日,家樂福“地球一小時”如約而至,求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