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六盤山特產館。
海峽網4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文 陳暖/攝)昨日記者獲悉,作為閩寧消費扶貧項目,寧夏六盤山特產館永泰、閩清、閩侯、連江4個分館計劃下月初開業。它們將以“線上+線下”的模式,拓寬寧夏農產品在榕銷售渠道,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增收。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位于倉山區利嘉國際商業城鴻航食品城的寧夏六盤山特產館。記者看到,商品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土特產品,有紅(黑)枸杞、五谷雜糧、牡丹黃金茶、馬鈴薯水晶三粉、牛羊肉等200多種西北土特產品。
“館內的產品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品種有保障、源頭可追溯,很受歡迎。”該館負責人林錦云說,特產館展位面積有1000平方米,匯集了30家寧夏扶貧企業的特色產品。從今年元旦開業至今,特產館銷售額已達到450萬元。這種消費扶貧模式,既為本地市場帶來了優質的特色農產品,又增加了寧夏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實現雙贏。目前,特產館銷售平臺初步帶動寧夏地區3000多人實現就業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00多人。
據了解,去年,在我市援寧掛職干部李仲福的牽線搭橋下,在福州市、固原市及馬尾區、原州區的支持幫助下,在寧榕籍企業家林錦云決定在福州設立寧夏六盤山特產館。下一步,特產館將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寧夏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特產館永泰、閩清、閩侯、連江4個分館計劃下月初開業,其他區縣分館也在加緊裝修或洽談落地。此外,他們還準備在莆田、漳州、南平、三明等設區市發展分館。
“特產館還將與省物業協會合作,帶動產品進社區、進小區。”林錦云說,特產館也在積極同寧夏當地旅游部門溝通對接,希望以“旅游+消費扶貧”的模式,在帶動產品銷量的同時,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五仁月餅今年“翻身”了 躋身最受歡迎的三大口味之一2018-09-25
- 青海旅游人均花費達到4890元 游客在青海消費觀念不斷升級2018-09-17
- 鐵路部門增加互聯網訂餐站點2018-06-05
- 旅行青蛙外出多帶特產方法詳解 外出的青蛙該怎么多帶特產2018-01-30
- 旅行青蛙新手必知技巧分享 新手玩法指南2018-01-30
- 旅行青蛙古舊的火柴有什么用?火柴作用用途一覽!2018-01-26
- 上海狗屎糕特產身份遭質疑 上海本地人對狗屎糕嗤之以鼻2016-10-24
- 豆制品,營養各有特長2016-05-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護士手繪板報打造溫馨“氣象站” 成病房靚麗2019-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