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法院打造“1+5”生態司法保護品牌
海峽網4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沈珺瑩)面對生態司法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福州中院一張藍圖繪到底,構筑“1+5”福州生態司法模式,建立守護全市綠水青山的生態司法屏障,為美麗福州建設保駕護航。
守護綠水青山 形成司法屏障
去年9月29日,長樂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福州首例刑事附帶民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由長樂區檢察院作為公益公訴人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該案件邀請了省市區部分人大代表和省市檢察院、林業部門等相關領導觀摩旁聽庭審,對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規則進行了有益探索。
過去一年,福州法院牢牢抓住機遇,主動服務福州市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大局,以執法辦案為第一要務,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涉生態資源環境案件185件,其中審理破壞森林資源、礦產資源、重大環境污染等各類危害環境資源刑事案件127件200人,適用“補種復綠”補償性生態環境修復21件24人,責令涉林刑事被告人補種、管護林木面積約913.3畝,“增殖放流”魚類6萬尾、貝類1000公斤。同時,福州法院延伸審判職能,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福州法院生態司法修復機制被市委文明辦、市發改委作為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福州經驗之一進行推廣。
經過不懈努力,全市法院生態環境審判工作持續改善提升,守護全市綠水青山的司法屏障已經形成。
制定“1+5”模式 打造城市名片
福州法院立足實際,緊盯與地域特征最緊密的結合點,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確立了“守護自然”的工作主線,制定了2019年“1+5”福州生態司法保護品牌創建方案。
以福州中院生態司法保護品牌創建為引領篇章,不斷深化全方位多領域的聯動合作,逐步成立“古樹名木司法保護聯動工作室”“福州市河長法官工作室”,并建立“百畝司法生態修復性保護基地”“多類型生態司法保護示范基地”;以閩侯法院守護“閩江清流”、連江法院創建“海絲藍屏”、閩清法院增強“涉林品牌”、羅源法院念好“山海詩篇”、永泰法院深挖“青山品牌”為組成篇章,將點與面相結合、審判與服務相融合、保護與修復相整合,切實打好藍天、碧水、青山、凈土、海域保衛戰,大力構建生態司法保護的福州模式,努力開展生態司法保護的有效實踐,精心打造生態司法保護的省會名片。
完善管理機制 提升品牌影響
針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沒有統一的資金專戶以及污染環境違法行為缺乏社會信用懲戒等短板問題,福州中院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專項資金制度、環境污染違法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和監督,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價值導向。
通過延伸生態環境保護鏈,織密生態環境保護網,筑牢生態環境防火墻,福州中院將有效完善生態環境損害司法懲處和修復賠償管理運作長效機制,切實打造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福州樣板,提升生態司法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盤活橋下空間 福州年底將建成5處公交停車場2019-04-24
- 搭載“福州芯” 產品更“懂你”2019-04-24
- 福州打通“健康養老”最后一公里2019-04-24
-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19-04-23
- 福州匯聚88家肝病醫聯體單位數據2019-04-23
- 福州市出臺意見 允許社會力量利用閑置廠房辦醫2019-04-23
- 福建馬尾對口幫扶寧夏原州 勞務協作讓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2019-04-23
- 福建自貿區掛牌四年“吸金”效應強勁 新增企業逾7.8萬戶2019-04-22
- 福州自貿片區: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19-04-22
- 福州自貿片區: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19-04-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盤活橋下空間 福州年底將建成5處公交停車場2019-04-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