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物聯時代看馬尾 立足本土優勢挺進全國第一方陣
4月18日,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在福州馬尾區啟用,吸引華為云創中心、大唐高鴻等52家知名企業入駐,“強磁場”效應初步凸顯。
鍛造載體平臺,發揮集聚效應,打造全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新高地,這是馬尾區實施高質量發展“一號工程”——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打出的又一記重拳。
近年來,通過發揮產業基礎優勢、緊抓科技革命“風口”機遇,物聯網浪潮中的“馬尾脈動”持續發力:建成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全國首個NB-IoT(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項目——福州城市供水漏損治理項目部署實施,全國首個大規模應用窄帶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后勤”項目在中央黨校實施……
萬物互聯呼嘯來,物聯時代看馬尾。2018年,馬尾區已集聚物聯網企業156家,產值近500億元,分別占福州全市的70%、63%,成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物聯網產業核心區。馬尾成為全國第四個、我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物聯網產業生態水平居全國前列。
從“一號工程”到一個平臺、一種模式,從技術到應用、到市場,“馬尾物聯網”正站在“風口”,迎來爆發期。而其緊抓機遇,轉型升級的發展路徑,也為其他區域打造產業升級版、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鏡鑒。
“一號工程”:加快轉型升級的抓手
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在馬尾被稱為“一號工程”。為何如此重要?這正展現出馬尾決策者在內外部多重因素考量下,著眼未來做出的戰略決策。
從內部審視:作為我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馬尾區(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取得輝煌成就,培育壯大了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不過,近年來幾家龍頭企業,如華映科技發展式微,馬尾造船廠、中鋁瑞閩搬遷,受此影響,馬尾產業發展面臨不小挑戰。
同時,馬尾電子信息產業并未走上電腦、手機制造等能迅速積累、做大做強之路,呈現出“小而精”的發展態勢,新大陸、國脈科技等龍頭企業在行業內領先,但總體規模都不大。
從外部觀照:全球科技革命一日千里。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絡之后,致力于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形成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帶來產業發展新機遇。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國家和我省都專門出臺了促進物聯網產業的政策。
恰恰是物聯網,無論是感知、傳輸還是數據處理、應用等領域,馬尾區都有較厚重的產業基礎。龍頭企業的技術積淀,如新大陸的二維碼技術、上潤精密的傳感器、慧翰微電子的車聯網等,在國內乃至國際同行業都處于領先水平。內部需要突圍,外部吹來東風,馬尾與物聯網碰撞出產業發展的“火花”。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根據省和福州市的決策部署,我們緊抓機遇,把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確定為馬尾的‘一號工程’。特別是數字中國、數字福建建設蒸蒸日上,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判斷和信心。我們將把物聯網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切入點、重頭戲,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抓手。”馬尾區委書記趙學峰說。
“一號工程”要發揮出“一號威力”,需要強有力的政策引導、技術支撐。
緣此,2016年以來,馬尾區出臺了扶持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五條措施等多個利好政策,并分別攜手華為公司打造全國首家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攜手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建設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為物聯網企業提供標準制定、產品測試等技術支撐。
一個平臺:“強磁場”發揮集聚效應
一個產業要做大做強,需要載體平臺作為支撐。只有鍛造“強磁場”,才能既培育“星星”又培育“月亮”。錨定物聯網發展之路,馬尾區就在謀劃打造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平臺,謀劃建設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即是如此。
這個中心選址快安片區,是馬尾區目前在建的最大產業項目。在寸土寸金的地塊打造物聯網發展平臺,顯示出馬尾區舍棄短期利益,著眼長遠發展,推動“一號工程”的決心和魄力。
經過一年半“馬上就辦”緊張施工,這個集企業總部、科技研發、創新孵化、生產制造等功能為一體的中心于今年4月18日開始啟用,待全部建成投用后,可同時容納3萬~4萬人辦公。
為物聯網企業提供全流程、貼心化服務,促進產業聚集,是物聯網創新發展中心的最大特點。
一方面,考慮到物聯網企業普遍是“小而精”,不需占地很大的廠房,而單獨購置土地建設廠房成本較高,因此,中心專門設計標準化廠房,企業可以租用廠房,拎包入駐;
另一方面,為了幫助物聯網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這個中心專門配套建設了精裝修的人才公寓,目前已建成357套。
在運營管理上,則著力創新。“在福州全市率先探索實行‘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的模式,引進第三方運營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項目業主單位馬尾區工業建設總公司總經理王勇兵說。
巢好,鳳來棲。截至目前,中心已簽約入駐企業達52家。華為在此成立全國首個云計算創新中心,大唐高鴻一期投資10億元建設可信計算高端研發項目;全省唯一的低軌衛星測控通信服務商中量智匯、中國電信集團投資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福富軟件等領軍企業,先后落戶這個中心。
一種模式:“整合輸出”開拓市場
物聯網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碎片化。在發力物聯網時,馬尾始終秉持整合資源和技術、以應用牽引產業化的發展理念。智慧水務項目即是代表。2017年,全國首個、全球最大規模窄帶物聯網商用項目——由福州市政府攜手華為公司、位于馬尾的智潤科技合作建設的福州智慧水務項目開始實施,建成后每年節水收益將超4000萬元。
今年開始,“整合輸出”模式更進一步。1月25日,馬尾區與中央黨校合作共建“智慧后勤”示范項目,馬尾區將集合最有實力的物聯網企業,助力中央黨校打造“智慧校園”。這也是全國首個大規模應用窄帶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校園”項目,建成后示范意義巨大。
馬尾區副區長江典順介紹,此次合作典型地體現了“1+1>2”的整合效應。“智慧校園涉及水務、電力、停車等方方面面,技術及解決方案也由一個個企業提供。中央黨校與一個個企業洽談,或一個個企業找中央黨校合作,都不易實施。相反,由政府部門牽頭,整合分散的企業,組織實施項目,比較好辦。”
據了解,整個項目將在13個方面(場景)展開,建成后將實現“汗水后勤”到“智慧后勤”的華麗轉變,光人力成本就節省約30%。
在總結探路經驗的基礎上,近日,馬尾區專門成立了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運營有限公司,作為政府平臺,整合馬尾物聯網資源,共同對外承接物聯網應用項目。“我們積極吸納轄區內優質物聯網企業,給予直采產品等扶持,這樣有利于做大做強馬尾物聯網產業。”馬尾區工信局局長鄭建新說。(本報記者 段金柱 卞軍凱 通訊員 阮彬彬 許琳晶)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馬尾基金小鎮:“朋友圈”不斷壯大2019-04-28
- 馬尾基金小鎮運營一年多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福建最大2019-04-28
- 福建馬尾對口幫扶寧夏原州 勞務協作讓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2019-04-23
- 馬尾:好平臺好政策,營造產業“強磁場”2019-04-21
- 福州加快物聯網技術應用步伐 全市一半井蓋智能化2019-04-18
- 馬尾縮短企業開辦時間 全省首創現場刻章“零延時”2019-04-16
- 用上物聯網和大數據 福州瑯岐島的“聰明”超出你想象2019-04-08
- 馬尾華僑村開展移風易俗 村民有了新“面子”2019-04-06
- 福州市物聯網行業協會成立2019-04-04
- 馬尾物聯網企業使用華為云服務 最高可享百萬元補貼2019-04-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城市信用狀況綜合排名居全國第六2019-05-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