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全力建設山水共融的綠色之城
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花團錦簇。記者 張人峰 攝
海峽網5月7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習近平總書記描繪的生態圖景,如今在福州這座山水之城體現得越發清晰。
厚植閩都生態底色。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日益增長,環境已成為衡量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今的福州,獲得感在滿目綠意中生長,幸福感在一城春水中流淌,安全感在清新空氣中洋溢。
天更藍——2018年福州市空氣質量優良率92.3%,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排名第8。城更綠——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7.06%,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水更清——主要河流中總體水質為優,全市44條內河摘去“黑帽”,86條河道陸續建成開放。
改造后的流花溪水清岸綠,景色宜人。記者 葉義斌 攝
探索綠色發展路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出路。從山區到沿海,從舊城到新城,福州用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了生態和經濟同行、發展與保護并進。福州市一方面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約束,嚴把新上項目環保準入門檻,化解過剩產能;一方面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節能技術和節能環保產業,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等產業風生水起,成為福州綠色轉型的生動注解。
釋放改革創新動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是中央賦予福建、福州的重大歷史使命。福州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著力破解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了摸清生態“家底”,福州推進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及其價值實現機制研究項目;生態責任成為政績考核的必考題,全面實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深化環境治理體系改革示范區建設,完成了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個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為指導編制的流域生態保護修復規劃。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福州市持續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清水藍天”專項行動,解決好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五一”假期,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開展聯動防控工作,加強環境質量會商,為峰會期間環境質量保駕護航,持續推進峰會數字生態分論壇籌備工作。
“綠色之城”的建設也在不斷深化數字手段。市生態環境局構建“網格+地面空氣監測站+移動監測設備”模式,讓福建首個大氣觀測移動方艙在本次峰會上崗。正在建設的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及生態環境資源中心,將實現全市環境網格“一張圖”,為環境精準監管提供科技支撐。
被稱作“天然氧吧”的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機場高速沿線美景。記者 葉義斌 攝
美麗的城市森林步道——福道。記者 葉義斌 攝
金山大道木棉花盛開。記者 葉義斌 攝
三捷河畔游人如織。記者 葉義斌 攝
護河志愿者在浦下河邊清理垃圾。記者 葉義斌 攝
瑯岐島紅光湖公園。記者 葉義斌 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數字生態分論壇觀察:一朵“云”守護綠水青山2019-05-07
- 嘉賓點贊福州水環境:巡查保養不掉線 內河顏值總在線2019-05-07
- 福州全力建設山水共融的綠色之城2019-05-07
- 福州市16個數字經濟項目簽約 投資總額達232.4億元2019-05-07
- 福州發出全國首個面向臺胞數字身份碼2019-05-07
- 王寧與阿里巴巴集團客人座談交流2019-05-06
- 甘肅定西:東西協作共建“福州林” 生態又扶貧2019-05-06
- 福州成引領數字經濟發展代表城市2019-05-06
- 福州市三位臺胞勞模的故事:懷揣匠心 不負光陰2019-05-06
- 福州市政府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19-05-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余人涌進展會“淘金”:尋商機 筑夢想 長2019-05-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