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5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追求小而精,瞄準小而趣,倉山區年內將有一批迷你博物館陸續亮相。記者昨日獲悉,該區計劃在全區范圍內陸續開展迷你博物館(“M·博”)建設工作,發揮基礎教育功能,留住鄉愁,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一批迷你博物館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其中征遷博物館最快6月對外開放。
“M·博”有3層含義
倉山區歷史文化悠久、文風鼎盛、名人輩出,文化文物遺產眾多,林浦有“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科舉盛況,螺洲有“書香門第,帝師故里”美名,陽岐保存了近代思想家嚴復祖居,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建設“M·博”,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傳播功能,擴大公共文化的受眾面、覆蓋面,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M·博’主要包括3個層面的含義。”倉山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MORE”,突破縣區級博物館僅一個的限制,根據區域特色設置,數量不封頂;二是“MINI”,在博物館數量多的基礎上,對規模不設要求,重在內容呈現上小而精、小而趣;三是“MUSEUM”,即博物館的英文縮寫首字母,意在分布廣,內容泛。
建設4類“M·博”
據了解,結合各鎮街文化資源特色,倉山“M·博”建設計劃分為4類:名人、家訓館,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泛博物館,非遺展示館和征遷博物館。
倉山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倉山自宋、元、明、清以來,歷代名人輩出,學風濃郁,除分布有海軍將領陳紹寬、帝師陳寶琛、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吳石將軍等名人故居外,還有林氏家廟、螺洲陳氏宗祠、梁厝梁氏宗祠等記錄科舉盛況和優良學風的宗祠家廟。此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也相當豐富,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區級非遺項目30多項。“這些故居和宗祠家廟都可以提升改造,辟為名人紀念館和家風家訓館,各相關鎮街也可將修復好的文物或歷史建筑與文化站建設相結合,融入特色非遺文化,營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
根據計劃,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泛博物館將利用部分街區的老建筑,從教育、對外貿易、文化藝術等方面,賦予建筑內部獨具煙臺山中西文化交融特色和現代新穎時尚的呈現方式,建設一批與之相呼應的迷你博物館,呈現完整而立體的煙臺山歷史面貌,構筑煙臺山泛博物館街區。
另外,征遷博物館主要展出當地的老物件、有紀念價值或能反映村居歷史文化脈絡的物品。“近年來,倉山城市建設步伐穩步推進,對大量村居進行了征遷。建立征遷博物館,主要是想把傳統村居歷史文化的根脈和鄉愁留住,使倉山更有記憶、更有韻味。”上述負責人說。
建新鎮鄉村博物館擬于6月開放
倉山迷你博物館建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重不漏、分類建設,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推進,最快6月對外開放。
建新鎮迷你博物館選址橫龍村文物登記點陳祺厝。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迷你博物館已經開始建設,屋子里擺放了不少老物件,如木箱、農具等。“都是征集過來的,將進行集中展陳,迷你博物館計劃6月建成開放。”建新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征遷博物館結合臺嶼農家書屋一起建設,以“伴耕伴讀”為主題,主要展示一些農村生產、生活、學習方面的老物件。
倉山區其他類型迷你博物館也在加快推進。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內,位于福州十六中的教育博物館基本完成大綱的撰寫工作,春倫茶港歷史博物館正在加緊規劃,煙臺山街區“墻館”已完成方案設計。此外,倉山鎮琉球紀念館正在施工,城門鎮梁厝村征遷博物館正在進行資料和物件的收集工作,蓋山鎮嚴復家風家訓館和金山街道花鄉博物館現已進入最后設計階段,即將啟動建設。
為推進迷你博物館建設,倉山區委宣傳部、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每月召開專題會議,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同時按照實施方案中的時間表、線路圖,對各鎮街、各有關部門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督查,確保“M·博”建設按照序時進度扎實高效推進。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鄭州將建黃河文明博物館 6.5萬平方米左右可俯瞰黃河2019-05-10
- 福州倉山區打造“平安倉山” 居民埋怨少了笑容多了2019-05-09
- 福州倉山掃黑除惡取得階段性成效 打掉涉黑涉惡團伙16個2019-05-09
- 廣島妖怪博物館正式開館 收錄多種民間收藏品2019-05-09
- 國際博物館日將至 市博物館將開展系列活動2019-05-08
- 福州倉山區開展紀念“五四”100周年主題快閃活動2019-04-29
- 福州倉山“打卡最美鄉村”在林浦啟動 賞花海逛古村品花宴2019-04-28
- 福州倉山:火車站智慧交通讓出行更有安全感2019-04-28
- 省級第一批 寧波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公布2019-04-18
- 福州倉山流花溪:風景如畫景觀河2019-04-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清一民警充當賭場“保護傘”被查處2019-05-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