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市海洋生物高值化利用科研平臺建成
海峽網5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 通訊員 王磊)記者昨日從海上福州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海上福州重點項目——海洋生物高值高質化利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將于下半年進行項目驗收。該項目將有效助推我市海洋經濟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該服務平臺建設期為2016年~2019年,由福州大學承擔建設,并入選首批原國家海洋局“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項目,總投資2700萬元。經過3年的建設,已建成3個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平臺、1800平方米的成果中試熟化實驗室和技術服務檢測中心,建設了4個產學研合作基地、已服務企業10家、科技成果轉化5項;實現專利33件;新增省部級科研平臺2個、市廳級產學研合作平臺2個;獲福建省科技獎2項、頒布實施福建地方標準3項、發表學術論文18篇。
“項目立項以來,福州大學高效整合有關涉海涉漁企事業資源,組織了生物、材料、機械、物信和法學等5個學院的相關力量,針對海洋生物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與產業化瓶頸開展服務,通過校企產學研合作,有效助力當地企業形成一批具有福建地域特色及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品、品牌和標準。”該平臺負責人陳劍鋒教授介紹,3年來,在服務平臺的幫助下,福清新大澤、福建康鴻、福州海匯生物等海洋經濟類企業突破了技術瓶頸,實現了海洋生物的高值、高質化利用。
福州海匯生物公司承擔的重點項目——“魷魚內臟高值化產品開發及年產350噸海洋農用制品生產線建設”,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即將投入量產。該公司通過轉化福州大學的綠色生物制造專利技術成果,以魷魚內臟為原料,聯產魷魚膏、魷魚油、魷溶漿蛋白、蝦蟹飼料添加劑和蝦蟹蛻殼生長素等高端海洋農用制品,突破了魷魚加工下腳料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為魷魚內臟廢棄物的開發利用找到新途徑,實現變廢為寶,解決了這一困擾業界的難題,項目成果獲2017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由福清新大澤公司承擔的重點項目——“海洋微藻高值化產品開發及產業鏈建設”,以海洋微藻精深加工技術創新為紐帶,在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等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撐下,通過協同創新,完善微藻產品高值化開發的產業鏈,有效改善微藻高值化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低的局面,項目成果獲2017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陳劍鋒表示,下一階段,平臺將進一步充分發揮福建和福州的國家戰略優勢和區位優勢,繼續針對海洋生物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與產業化瓶頸開展服務,重點提升平臺的公共服務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創建開放共享機制、探索出省內跨高校、跨學科、跨學院的協同創新服務體系,打造國內一流的海洋綠色生物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為海上福州建設和福州市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責任編輯:黃仙妹
- 5月19日上午 20多名專家免費答疑幼小銜接2019-05-17
- 福州實施“綠進萬家·綠滿榕城”行動 鼓勵市民參與綠化管理2019-05-17
- 福州聚焦透綠添綠小街巷整治纜線下地工作 全力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2019-05-17
- 科學節水成效杠杠滴 去年福州省下21個“大西湖”水2019-05-17
- 福建10家主要品牌便利店5家總部在福州2019-05-17
- 福州6戶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2019-05-17
- 福州市召開城區零星舊房地塊綠化提升、拆墻透綠、小街巷整治及纜線下地工作現場會2019-05-17
- 福州出臺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三條措施 企業營業收入獎勵最高600萬元2019-05-17
- 福州出臺三條政策扶持區塊鏈發展2019-05-17
- 福州電動車市場專項整治方案公布!重點檢查這5方面2019-05-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江餐飲老字號擁抱新零售 顧客盈門2019-05-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