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華喜娘大賽”正式啟動
海峽網5月18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5月17日,“第四屆中華喜娘大賽”在福州閩侯萬家廣場正式啟動。
據了解,本次大賽以傳承和發揚傳統婚俗文化、展示和弘揚省級非遺風采為目標,賽程分為海選階段、訓練營、復賽、復活賽、總決賽五個階段,賽事將通過傳統喝詩、才藝表演、民俗文化、體態禮儀、臨場應變等多方面綜合考驗選手,最終將評選出冠亞季軍三名,以及“最佳人氣”、“最佳才藝”、“最上鏡”、“最具潛力”、“最佳智慧”、“特別表演”等獎項。
前三屆冠軍喜娘陳氏三姐妹、陳巧鶯、鄭增增同臺亮相
在啟動儀式上,福州市喜娘協會為廣大市民展示了福州地道的傳統婚俗“拜堂禮”,前三屆冠軍喜娘陳氏三姐妹(老大陳夏玉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娘習俗傳承人)、陳巧鶯、鄭增增也同臺亮相,共同為第四屆中華喜娘大賽的全面啟動喝彩,本屆大賽的評委組代表著名福州民俗專家方向紅女士也表示,她非常希望通過大賽的成功舉辦,能在全社會范圍內掀起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關注。
來自長樂的3號選手陳連燕與來自羅源的8號選手卓東妹直接晉級
當晚在啟動儀式現場還舉行了本屆喜娘大賽的首場海選,來自長樂的3號選手陳連燕與來自羅源的8號選手卓東妹脫穎而出,直接晉級。
喜娘,也叫“伴房嬤”,是福州及周邊地區的老百姓在嫁娶的時候都會邀請的傳統角色。她們通常是女性,能說會道,善于應酬,主要職責是指引安排結婚時候的各項傳統禮儀。2010年,福州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首開先河,舉辦了第一屆喜娘大賽,在當年就在行業內掀起了巨大反響,將喜娘這個行業推到了公眾眼前。這個老牌專業競技類電視綜藝節目,至今已經成功舉辦3屆。無論是在行業影響力、產業推動力還是在社會美譽度方面,都得到了廣泛認可。本屆喜娘大賽正式更名為“中華喜娘大賽”,賽事組委會向全國各地的喜娘發出邀請,不但希望將賽事范圍拓展到更多地區,也希望通過賽事加強地區間的傳統文化交流。
都說“中國喜娘看福州,福州喜娘看閩侯”,2017年,由閩侯縣申報的喜娘習俗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發布決定,命名閩侯縣為“中國喜娘文化之鄉”。閩侯喜娘文化傳承至今已歷800多年,具有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價值。閩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喜娘文化的搶救和保護傳承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專職從事喜娘行業的人群已經有數千人,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并且呈現出高學歷、高素質的發展趨勢。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5·18”展館11時起對公眾免費開放2019-05-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