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倉山區蓋山郭宅竹器博物館開館 為蓋山首個迷你博物館
郭禮榕向學生介紹竹質花瓶架。
海峽網6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文 葉義斌/攝)昨日上午,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郭氏祠堂(圣王宮)4樓,郭宅竹器博物館開館,400多種竹器精品讓現場觀眾對郭宅竹器、倉山鄉土文化有了直觀的了解。
追求小而精,瞄準小而趣。今年開始,倉山區計劃在全區范圍內陸續建設迷你博物館(“M·博”),分為名人、家訓館,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泛博物館,非遺展示館和征遷博物館等4類,發揮基礎教育功能,留住鄉愁,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郭宅竹器博物館為蓋山鎮首個迷你博物館,由蓋山鎮政府牽頭郭宅祠堂理事會籌建。昨日上午,記者在郭宅竹器博物館里看到,花瓶架、飯罩、熱水瓶竹殼、竹柜、竹簍、鳥籠等一系列留有歲月痕跡的竹器產品琳瑯滿目,讓人大開眼界。“這是我們郭宅人用竹子做的花瓶架,曾遠銷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呢!”在一個古色古香的竹質花瓶架前,70歲的郭禮榕指著花瓶架向孫子和其他孩子們講解。
“展廳約500平方米,展示的竹器產品包括工具類、日用類、外貿類等三大類,共有400多種,不少都是村民捐贈的。”郭宅竹器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郭宅村竹編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郭宅曾有‘八閩第一竹編之鄉’稱號,早在上世紀50年代,郭宅竹編產品就走出國門,最鼎盛時,家家戶戶是‘車間’,人人都是竹編藝人,竹器產品涉及椅、筐、席、籃、籮等10多種大類。到上世紀80年代后,竹器逐漸被塑料產品替代。”
蓋山鎮相關負責人說,去年,郭宅舉村動遷,這里將舊貌換新顏,希望通過建設郭宅竹器博物館,與郭宅中心小學建立教學基地,將郭宅文化保護和傳承下去,留住鄉愁。接下來,蓋山鎮將結合征遷建設進程,建設征遷迷你博物館,不斷完善內容,豐富展陳方式,展現蓋山鎮的歷史風貌,展示傳統建筑的老構件及有歷史價值的老物件,共同回憶人文蓋山、醉美倉山。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端午龍舟盛宴開啟 新增的1000米往返賽今天上2019-06-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