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沿街“采蓮”大人掛肚兜 這些端午民俗還記得嗎?
海峽網6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在我們生活的這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少傳統節日有獨特的文化印記,端午也不例外。除了龍舟競渡、吃粽子、掛香囊這些“大眾化”的端午習俗外,福州還有哪些獨特的端午習俗?昨日,記者采訪了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聽其細述福州獨特的端午習俗。
鄭子端告訴記者,老福州把端午節稱為“五日節”,意思是從農歷五月初一到初五都可以過節。在福州傳統習俗中,“五日節”前,一項與節日相關的重要工作便是“采蓮”。此項“采蓮”工作可不是采蓮子,而是專指籌募龍舟競渡的經費。舊時的福州,每年從農歷四月下旬開始,“采蓮”便成為本地人的頭等大事,大家敲鑼打鼓,沿街高舉旗幟齊唱《采蓮鼓》以籌集經費。
老福州有句諺語“未食五月粽,寒衣勿會得攏”,意思是說端午節前天氣多變,時熱時冷,不要著急收冬衣。老福州有個規矩,端午節后,才換鋪涼席、下河游泳。此外,老福州的“肚兜裝”也是端午后的標配,當年掛肚兜,并非像今天屬孩子專有,而是大小皆宜,大人利用“肚兜袋”存放財物,相當于今天的錢包。
“午時書”是老福州端午特有的一種文化活動,其形式頗似春聯,但又與春聯不同,形制較春聯短小,用黃色的“雄黃酒”或“黃枝水”書寫,沒有橫批。每逢端午節正午,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午時書”。
貼罷“午時書”,再來杯午時茶,其主要選用薄荷、廣藿香、陳皮、桑葉、魚腥草等煮制而成。出生于中醫世家的鄭子端說:“端午前后,這些植物莖葉成熟,療效好,端午喝午時茶體現了福州人的生活智慧,也為端午增加了節日的儀式感。”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古村端午會”為民眾帶來別樣的傳統節日文化體驗2019-06-05
- 福州首個!市中心全封閉寄宿制公立高中開建!2019-06-05
- 福州澗田湖今起清淤 部分公園綠地步道使用受影響2019-06-05
- 這15年 福州健身業到底發生了什么?2019-06-05
- 福州五類建(構)筑物 可以認定為歷史建筑2019-06-05
- 快訊!中共福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召開2019-06-05
- 福州:古村端午會 粽香好佳節2019-06-05
- 以戀愛名義誘騙外省少女當陪侍 福州4名男子被起訴2019-06-05
- 福州港江陰壁頭作業區規劃方案補充研究通過審查2019-06-04
- 福州南京兩市餐飲協會簽訂友好協議 推動閩菜走出去2019-06-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首個!市中心全封閉寄宿制公立高中開建!2019-06-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