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海峽網6月10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 福建日報記者 魏桂蓮 通訊員 陳益梅 實習生 林小雨文/圖)“限塑令”實施11年。實施初期,它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隨著快遞、外賣等行業逐漸火爆,記者在福州調查發現“限塑令”效果開始逐漸弱化,有識之士表示,“限塑令”需與時俱進,盡快全面升級。

      福州

      菜市場供顧客自取的塑料袋

      菜場:免費塑料袋依舊盛行

      到超市購物沒有自帶購物袋,你會花錢買塑料袋嗎?到菜市場買菜,你會要求攤主免費提供塑料袋嗎?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答案都是“會”。這就是“限塑令”實施11年后的現狀。

      連日來,記者在福州沃爾瑪、新華都、永輝等各大超市調查發現,塑料袋因便宜實用被市民廣泛選用,而農貿市場、便利店、藥店、農貿商家等,基本免費提供塑料袋。自己帶購物袋的消費者基本是老年人,年輕人多會額外花上幾毛錢購買塑料袋。

      6月3日上午8時許,在銅盤路菜市場,“買菜時商販都會給塑料袋裝菜的。”市民趙貴清先生說,家里有環保袋,基本是老人在用,他認為買菜自帶提兜太麻煩。

      一家蔬菜店的老板在忙著整理架上的蔬菜,他的攤位隨手可取的地方都掛著厚厚幾疊朔料袋,多數由顧客自取。“不給顧客塑料袋,他們拿什么裝菜?”她說。

      在山野基地梅峰農貿市場,一家水產攤老板娘提供的塑料袋比較厚,因為要裝魚蝦、貝螺。

      “一天得用上幾斤塑料袋吧。”市場管理員張業祿先生介紹,市場及周邊上百家店,按每家每天使用100個塑料袋計算,一天要用上萬個塑料袋。

      福州

      超市里一個客戶可能用多個塑料袋。

      商超:多數市民選擇塑料袋

      4日早上7時多,二環路的一家超市十來個收銀臺前排起長龍,記者任意選了三個收銀臺觀察的半個多小時里,97名結算的市民中,僅有7人自帶環保布袋,11人自帶了舊的大塑料袋,13人用果蔬區的塑料袋裝東西,其余的人均購買了型號不一的塑料袋。

      軟件園一家超市收銀員告訴記者,他們超市免費提供兩種規格的塑料袋。“八九成顧客需要塑料袋。”記者發現,這家超市的塑料袋非常薄。

      “我覺得塑料袋方便,最貴也才5毛錢,誰都不會在乎。”家住西洪小區的李銀秀女士說,她到超市購物基本上都會買塑料袋,拿回家后這些塑料袋還能用來裝垃圾,而后隨垃圾扔掉。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超市有環保購物袋銷售,卻鮮有人問津;塑料袋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超市每天賣出的塑料袋,少時3000多個,多則上萬個。

      外賣快遞:塑料袋使用“新大戶”

      收寄快遞包裹已成為不少市民生活的組成部分,而每個包裹背后,基本上都有塑料袋的身影。

      在羅馬生態園一家快遞公司收發站點,快遞員王進說,他們使用的包裝袋屬于環保類,如果是收件,就不知道是不是環保塑料袋了。按照他的觀察,使用環保塑料袋寄件的并不多。

      福州

      快遞成為塑料袋使用大戶。

      除了快遞,外賣也基本上是“限塑”的“真空地帶”。“要用塑料袋裝著才好提。”屏東中學附近的多家餐館老板都表示。

      另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料袋約160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80億個塑料包裝。

      塑料袋成超市營利商品

      “國家出臺限塑令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從實際效果看,最大的受益者卻是超市。他們‘有償使用’這一點執行得不錯外,其他的規定似乎都成為一紙空文。”一家朔料制品廠的負責人常勝給一些大型超市供貨,他說,“對于超市來說,原本是耗材的塑料袋名正言順的變成了商品。”

      “超市里賣兩毛錢的塑料購物袋平均重量為6到7克,3毛錢的約12克左右,福建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一年塑料購物袋需求量是2000噸。”常勝跟記者透露,照此推算,這家連鎖超市僅塑料購物袋銷售收入一年就能達到五六千萬元左右,其中利潤相當可觀。

      “‘限塑令’為何限而未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塑料袋替代品。”常勝說,盡管目前市場也推出了可降解塑料袋、紙袋、無紡布購物袋等,但這些袋子一方面推廣很難,另一方面污染問題依然存在。

      純生物降解原料制作的購物袋,是以玉米稈、高粱稈、樹干、樹葉等植物為原料制成,成本非常高,而且最佳使用壽命僅為一個月左右,后期會因風化而導致拉力不行而無法裝東西。“你見過賣豆腐的吧,一塊熱豆腐賣給你,攤主使用的普通塑料袋大概為18×30厘米,對于他來說,其成本不過一兩分錢,可是如果用純生物降解塑料袋,同樣大小的袋子對于攤主來說成本就是0.4元,而且熱豆腐放進去,袋子遇熱就破,根本沒法用。”

      非降解塑料袋污染危害大

      泉州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張云峰博士介紹,現在處理塑料袋主要有兩種方式,填埋和焚燒。塑料袋含聚乙烯,填埋可能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得不到降解,會污染土壤、地下水源等。焚燒不僅又大量黑煙,還會產生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

      福州

      垃圾處理場的塑料垃圾山

      此外,在快遞包裝中,不起眼的膠帶也是環境污染源,膠帶含有苯系物,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會影響人的造血系統,甚至導致白血病。

      據了解,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塑料袋總消費6億噸,中國消費達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

      單純禁用不現實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立宏呼吁,“限塑令是時候該升級了!”他認為,限塑至少需要四方面的合力:源頭把控,杜絕超薄塑料袋的生產;可替代產品出現,比如多方推進,降低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進而大量入市;后端垃圾分類跟進,減小老百姓使用塑料袋的動力;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步提升。”楊立宏強調:重視生產環節管控尤為重要,哪個企業生產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塑料袋,就對哪個企業進行懲處和管制,要從源頭上控制不可重復使用、“超標”塑料袋的生產。

      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環保講師黃厚新建議,海南全面“禁塑”的措施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甚至上升到法律層次,杜絕使用“超標”塑料袋,對使用超薄和不合格塑料購物袋的進行處罰。

      省政協委員雷云表示,單純禁用不現實,發展可降解塑料是關鍵。“這種塑料更環保,一段時間后就可被微生物分解。”他說,一旦更環保的塑料袋普及,一般塑料袋的使用自然也會減少。

      “目前,可降解塑料已經出現,但成本依然很高,下一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技術,將成本控制在人們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再輔以環保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去使用可降解塑料,就能實現方便與環保雙贏的局面。”雷云表示。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